-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成寐(chéng mèi)的意思:指人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快速入睡或沉睡。
飞空(fēi kōng)的意思:指飞翔在空中。
和鸣(hé míng)的意思:和谐共处,和睦相处。
荦确(luò què)的意思:形容事物明确、确实无疑。
鸣弦(míng xián)的意思:指弦乐器发出声音,比喻才情横溢、才华出众。
飘萧(p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吹树叶落下的声音,也用来形容寒冷的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清和(qīng hé)的意思:清净和谐,没有纷争。
人听(rén tīng)的意思:指人们都在倾听,形容某种事物或言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生白(shēng bái)的意思:指人刻意装作不懂或不知道,故意掩饰自己的知识或能力。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石窗(shí chuāng)的意思:指窗户的框架,比喻事物的形状或结构。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随行(suí háng)的意思:跟随行动,一同前往。
行杖(xíng zhàng)的意思:行杖是指拄着拐杖行走,也可以引申为依靠他人的支持或依赖。
虚堂(xū táng)的意思:指空虚无物的堂屋,比喻虚假的言辞或空洞的学问。
野水(yě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加工、调整或管束的自然状态,形容情况或事物的原始、自然、未受限制的状态。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林景象。首句“草阁斜临野水隈”,以“斜临”二字生动地勾勒出草屋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仿佛草屋是自然的一部分,静静地依偎在野水旁。接着,“松声时过石窗来”一句,通过松涛的轻拂,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充满活力的氛围,仿佛大自然的声音在不经意间穿越了石窗,与人共享这份宁静。
“飘萧忽散飞空雨,荦确长惊殷地雷”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轻柔的雨滴在空中飘洒,另一方面则通过“地雷”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山间雷声的震撼力,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力量,也暗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清和鸣弦生白石,远随行杖出苍苔”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的互动。琴声在清和的环境中回响,仿佛与白石共鸣,而行杖在苍苔上留下足迹,又增添了诗中的动态美。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知和深沉情感。
最后,“诗人听此难成寐,醒尽虚堂昨夜杯”表达了诗人被自然之美深深吸引,难以入眠的情境。这里的“虚堂”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空灵与纯净,而“昨夜杯”则可能是诗人昨晚饮酒后的余韵,暗示了他因自然美景而引发的内心触动和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深情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归田作
马疲恒愿息,鸟倦亦知还。
而况抱疴人,能无返旧山。
陈情得遂初,父老多追攀。
一舟轻似叶,数日抵乡关。
亲串叹白发,邻里惊苍颜。
园芜三径在,官罢一身闲。
读书明窗下,垂钓碧水湾。
坐吟萝月淡,行看林花斑。
虽乏丝竹声,黄鹂语绵蛮。
寝食得从容,不复虞旷鳏。
始识人生乐,本在岩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