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忺(bù xiān)的意思:不满足、不知足
横贯(héng guàn)的意思:横贯指横跨、贯穿,表示横向穿过或贯通全程。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看上(kàn shàng)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物产生好感或赞赏。
看来(kàn lái)的意思:表示根据所见所闻推测或判断,用以表示事实明显或显而易见。
来自(lái zì)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起源。
老眼(lǎo yǎ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的眼力衰退,视力变差。
穷州(qióng zhōu)的意思:形容贫穷落后的州县或地方。
三衢(sān qú)的意思:指三条交叉的街道,比喻人多且繁忙的地方。
上元(shàng yuán)的意思:指元宵节,也指元宵节时期。
水精(shuǐ jīng)的意思:指水中的精灵或精怪。
酸寒(suān hán)的意思:形容心情不好,感觉寒冷和不舒服。
眼看(yǎn kàn)的意思:立刻;马上
玉虹(yù hóng)的意思:形容云彩中出现的美丽彩虹。
水精帘(shuǐ jīng lián)的意思:指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象,也比喻美丽的女子。
- 翻译
- 回忆起当年在三衢过元宵节
明亮如玉的虹霓横跨在水晶般的帘幕之上
- 注释
- 昔:过去。
三衢:古代地名,今浙江衢州一带。
上元:元宵节。
玉虹:形容明亮的虹霓。
水精帘:比喻晶莹透明的帘子。
穷州:贫穷或偏远的州府。
酸寒:形容环境凄凉或心情悲苦。
杀:极,非常。
老眼:老年人的眼睛。
不忺:不高兴,不习惯。
-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上元节(即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通常指的是元夜,也就是春节期间的第十五天)灯会情景的诗句。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繁华与今时萧瑟,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沧桑以及个人感情变化的深刻感慨。
"忆昔三衢看上元" 一句中,“昔”指的是过去,“三衢”可能是特指某个地方,这里用来泛指繁华的地方,“看上元”则是观看上元节的灯会。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
"玉虹横贯水精帘" 描述的是当时上元节的壮观景象,玉虹意指彩虹或五彩斑斓的灯饰,“横贯”形容其横跨的姿态,“水精帘”则是用来比喻灯光下的水面或者是装饰用的透明幕帘。这里通过对灯会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繁华热闹的氛围。
"穷州今夕酸寒杀" 一句中,“穷州”可能指的是偏远或者不如往日繁华的地方,“今夕”则是当前的夜晚,“酸寒杀”形容当下的环境给人带来的凄凉与孤寂。诗人通过对比,强烈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和个人的情感落差。
"老眼看来自不忺" 这一句中,“老眼”指的是年迈的眼睛或者是经验丰富、阅历多的目光,“看来”则是观看,包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当前景象的观察,“自不忺”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诗人用“老眼”形容自己,不仅是在说年龄上的增长,更在于精神上和情感上的累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繁华与今时萧瑟,展示了诗人的深刻情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同时,它也反映出了个人经历的变迁以及个人的心境变化。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孙逸归庐山(得帆字)
炉峰绝顶楚云衔,楚客东归栖此岩。
彭蠡湖边香橘柚,浔阳郭外暗枫杉。
青山不断三湘道,飞鸟空随万里帆。
常爱此中多胜事,新诗他日伫开缄。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一作皇甫冉诗)
江南相送隔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军征北虏,又言诗将会南河。
边心冉冉乡人绝,寒色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行未蹉跎。
山鸲鹆歌(一作韦应物诗)
山鸲鹆,长在此山吟古木。
嘲哳相呼响空谷,哀鸣万变如成曲。
江南逐臣悲放逐,倚树听之心断续。
巴人峡里自闻猿,燕客水头空击筑。
山鸲鹆,一生不及双黄鹄。
朝去秋田啄残粟,暮入寒林啸群族。
鸣相逐,啄残粟,食不足。
青云杳杳无力飞,白露苍苍抱枝宿。
不知何事守空山,万壑千峰自愁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