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张庭坚之手,名为《句》。诗中以“儋耳百年经僻陋,眉山二老继驱除”两句,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地理环境相结合,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儋耳百年经僻陋”,描绘了儋耳之地自古以来的偏远闭塞,历经百年的沧桑变迁。这里使用“僻陋”一词,形象地刻画出儋耳地区远离繁华、交通不便、文化相对落后的自然环境特征。通过“百年”这一时间跨度,强调了这种偏远状态的持久性,同时也暗示了儋耳地区在历史长河中的默默无闻。
“眉山二老继驱除”,则转向对历史人物的颂扬。这里的“眉山”并非指具体的地理位置,而是借用了苏轼(字子瞻)及其父苏洵(字子由)的合称,他们都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大家,被后世尊称为“眉山三苏”。通过“二老”这一称呼,表达了对苏轼及其父亲在文学、政治等方面卓越贡献的肯定。“继驱除”一词,既体现了苏氏父子在各自领域内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也暗含了他们在推动社会进步、文化发展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整首诗通过对比儋耳之地的偏远与苏氏父子的杰出成就,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也蕴含了对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相互作用的深刻思考。通过简短的两句,张庭坚成功地构建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对话场景,使得读者在欣赏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历史厚重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