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青青、撮向茶瓯更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茶灶(chá zào)的意思:指茶水的烧水炉,比喻平凡的小人物。
厨娘(chú niáng)的意思:指厨房中的女性厨师,也泛指擅长烹饪的女性。
翠釜(cuì fǔ)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情况,也可形容风光旖旎。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娇好(jiāo hǎo)的意思:形容人或物柔弱娇美,十分美好。
筠篮(yún lán)的意思:筠篮指用筠竹编织的篮子,比喻容貌美丽清秀的女子。
看青(kàn qīng)的意思:观看草木的颜色。
料量(liào liàng)的意思:指估计事物的大小、程度或能力等。
麻姑(má gū)的意思:麻姑指的是一个传说中的女仙,也用来形容女子粗鲁、不文雅的样子。
眉妩(méi wǔ)的意思:形容女子眉目间的妩媚动人。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纤手(qiàn shǒu)的意思:纤细的手指,形容女子手指柔软细长。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新绿(xīn lǜ)的意思:指春天刚开始的时候,大自然的一切都呈现出新鲜翠绿的景象。
休遣(xiū qiǎn)的意思:指放松身心,消除压力,享受闲暇时光。
玉人(yù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麻姑爪(má gū zhǎo)的意思:指人的手指头粗糙、多皱纹,像麻姑的爪子一样。
- 鉴赏
这首《探芳信·烘豆》是清代诗人俞樾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季采摘豆子的场景,以及烘烤豆子的过程,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诗意。
“趁秋早。向棚底斜阳,筠篮采到。” 开篇即点明季节与时间,秋日的傍晚,阳光洒在豆棚上,农人手持竹篮,忙碌地采摘豆子。这一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劳作图景,充满了田园生活的温馨与和谐。
“讶一弯新绿,眉妩斗娇好。” 诗人对豆子的描述充满了情感,将豆子比作女子的眉毛,既表现了豆子的嫩绿可爱,也暗示了收获的喜悦与期待。
“玉人纤手灯前剥,忙煞麻姑爪。” 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采摘豆子的农妇比作“玉人”,其动作轻盈如“剥”字所展现的细致与优雅;“忙煞麻姑爪”则形象地描绘了农妇在灯光下快速剥豆的忙碌情景,麻姑爪在这里象征着农妇勤劳的手。
“倩厨娘、翠釜燖来,再安茶灶。” 厨娘接过豆子,用翠绿的釜锅煮熟,然后再次安置于茶灶之上,准备进一步加工或食用。这一过程体现了农家生活的细致与周到。
“红焰一炉小。更细著晶盐,料量多少。” 烧火的炉子发出温暖的红光,豆子被撒上晶莹的食盐,分量恰到好处。这里不仅描绘了烹饪的细节,也体现了对食物品质的讲究。
“炙透兰心,休遣绿衣老。” 豆子经过精心的烘烤,心儿(豆心)被烤得香甜,外皮保持翠绿,避免了变老。这一句表达了对美食的追求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拈来不独酒边宜,也是相思料。” 最后,诗人指出,这些烘豆不仅适合佐酒,更是传递思念之情的佳品。这句话升华了主题,将日常的食材上升为情感的载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食物情感价值的深刻理解。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季农事的繁忙与丰收的喜悦,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李参政折赠黄香梅与八咏俱至用韵以谢
犀镇帘帷风绰开,当庭恰似剪花回。
眉间一点看浑似,笑领江南春信来。
次韵黄侍郎沧江海棠六绝
妙处东皇可得知,溶溶生意不停机。
雨寒日暴浑无赖,凭仗阳和为解围。
千秋岁引·天生耆德
天生耆德,占断四时先。
春院落,锦山川。
万家灯市明朱紫,一庭花艳傍貂蝉。
妇承姑,翁抱息,子差肩。
匼匝是、文公开九帙。
陆续看、武公逾九十。
从九九,到千千。
海风谩送天鸡舞,蛰雷未唤壑龙眠。
且从他,歌缓缓,鼓咽咽。
绩和李参政湖上杂咏
阴阳互推移,气数有信屈。
涧松发贞姿,庭梅睟生色。
虽无桃李容,桓桓保终吉。
次韵李参政和薛秘书诗见寄
寒城眺晚牛羊下,翠荡涵秋鹳鹤飞。
风雨灯前话畴昔,应怀坡颍不成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