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北吴歌·其二十七》
《和北吴歌·其二十七》全文
明 / 范景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北吴不是东吴古意如今有无

击筑馀风劳想像,一时俗尚喜言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吴(běi wú)的意思:指北方和吴地之间的距离,用于比喻事物之间的差距或距离。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东吴(dōng w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三国时期的吴国,也用来形容东南地区。

古意(gǔ yì)的意思:指古代的意义、习俗或观念。

击筑(jī zhù)的意思:指弹奏古代乐器筑琴,比喻音乐技艺高超或表演非凡。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时俗(shí sú)的意思:指社会风尚和习俗。

俗尚(sú shàng)的意思:指追求时尚或流行风尚,盲目追逐外表的俗气和浮华。

想像(xiǎng xiàng)的意思:指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力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情景。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范景文所作的《和北吴歌》系列中的第二十七首。诗中以“北吴”与“东吴”为引子,探讨古今之间的差异与联系,通过历史人物苏轼的典故,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尚的感慨。

首句“北吴原不是东吴”,以“北吴”与“东吴”的对比,暗示了地域、时代或文化背景的不同,引发读者对于两者之间差异的思考。接着,“古意如今问有无”,则进一步提出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是否还能寻觅到古代那种纯粹、深沉的文化韵味?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反思与追寻。

“击筑馀风劳想像”,借用战国时期燕国乐师高渐离击筑的故事,象征着一种历史文化的遗韵,虽已逝去,但仍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传统艺术形式的珍视。

最后,“一时俗尚喜言苏”,则点明了当时社会的风气。这里的“苏”指苏轼,宋代文学家,以其豪放的文风和深远的思想影响后世。诗人在此指出,尽管时代变迁,但人们对苏轼及其作品的喜爱并未改变,反映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持续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现代社会文化现象的敏锐洞察。它不仅是一首对古代文化的赞歌,也是对当代社会文化趋势的一种反思。

作者介绍
范景文

范景文
朝代:明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猜你喜欢

浪淘沙令.寒食

野径土墙斜。桃李桑麻。纸钱飞处乱啼鸦。

祭馀携酒去,寒食野人家。苑树忆天涯。遗恨琵琶。

铜驼衰草卧龙沙。汉寝唐陵无麦饭,暮雨梨花。

(0)

元宫词·其二十六

侍从皮帽总姑麻,罟罟高冠胜六珈。

进得女真千户妹,十三娇小唤茶茶。

(0)

拟古诗·其四

道君莅天位,聪明迈前人。

绍述溺新法,弃彼艺祖仁。

昏荒事花石,艮岳排秋旻。

师相宠京贯,狂妄开燕云。

藩篱既已撤,狼虎俄成群。

吞噬至骨肉,和议尚纷纭。

父子徙沙漠,中原陷胡尘。

至今窃愤录,一览犹伤神。

(0)

竹枝歌·其五

荣华未必是荣华,园里甜瓜生苦瓜。

记得水边枯楠树,也曾发叶吐鲜花。

(0)

静夜思

静夜思,一思肠百转。

啼螀当户听不闻,明月在庭看不见。

方将入海剸猛蛟,复欲度岭邀飞猱。

胸中倏忽乱忧喜,得丧纷纷竟何是。

静夜思,思无穷。

天鸡一声海日红,满头白发吹秋风。

(0)

惆怅二首·其一

紫薇花树小楼东,日炙霞蒸似锦红。

过了春风到秋露,可堪零落碧苔中。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