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簿刎身人尽惜,杀降应悔有由来。
《读史记随笔·其十》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读史记随笔》系列之一,通过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权力与道德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数奇受诫部书催”,描绘了在权力斗争中,因命运不济而受到警告的情景,暗示了在权力的游戏中,个人命运往往不由自主,受到外界力量的制约和影响。这里的“诫部书”可能指的是某种官方的训诫或命令,强调了权力对于个体行为的约束力。
次句“岂大将军特忌猜”,则提出了一个疑问,即是否是大将军特别的猜忌导致了某种不公正的对待。这里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了对权力滥用和不公的批判,同时也暗示了在权力结构中,可能存在过度的猜疑和不信任,从而导致了对个体权利的侵犯。
第三句“责簿刎身人尽惜”,描述了因错误的责任追究而导致的悲剧性结局,人们对此深感惋惜。这句诗强调了在权力体系下,错误的决策和执行可能导致无辜者的牺牲,反映了对正义缺失和责任追究制度不合理性的批评。
最后一句“杀降应悔有由来”,则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反思了对投降者的残酷对待,认为这种行为最终会带来后悔。这句话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总结,也是对当下权力使用的一种警示,提醒人们在行使权力时应考虑后果,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伤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探讨了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权力游戏中对个体权益的忽视和损害。它既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也是对现实社会中权力运用的警醒,体现了作者对公正、仁慈和道德责任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