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发净于沐,石牙寒作棱。
佛前应堕泪,不灭有长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禅意的画面。首句“松发净于沐”写出了松树在沐浴般的清风中,枝叶更加洁净,象征着高洁的精神品质。次句“石牙寒作棱”则以寒冬中的石头比喻坚韧不屈的意志,暗示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和超然态度。
“放行忧世者”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忧虑者的理解和接纳,他们如同被允许在此寻求心灵的宁静。“请浴下廊僧”邀请那些为世事烦恼的人来此寺中洗涤心灵,寻求解脱。
“落日谁能系”暗示时光流逝无法挽留,而“浮云不可凭”则进一步强调无常与虚幻。诗人借此表达人生短暂,世事如梦的哲理。
最后两句“佛前应堕泪,不灭有长灯”,诗人想象佛前的长明灯象征着永恒的智慧和信仰,即使面对人生的无常,也能照亮前行的道路,给人以慰藉。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体现了元代诗人丁复的深厚文学功底和人生哲思。
暗楼连夜阁,不拟为黄昏。
未必断别泪,何曾妨梦魂。
疑穿花逶迤,渐近火温黁。
海底翻无水,仙家却有村。
锁香金屈戌,殢酒玉昆崙。
羽白风交扇,冰清月映盆。
旧欢尘自积,新岁电犹奔。
霞绮空留段,云峰不带根。
念君千里舸,江草漏灯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