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箪豆(dān dòu)的意思:指简朴的生活,也可形容人的品质纯朴。
豆饭(dòu fàn)的意思:指非常简单、粗陋的饭菜,也用来形容贫困落后的生活。
非复(fēi fù)的意思:非常、极其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赋分(fù fēn)的意思:根据实际情况或者特定标准给予评定或打分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羁穷(jī qióng)的意思:指人生困境、贫穷困苦的境地。
流年(liú nián)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闽峤(mǐn qiáo)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
平时(píng shí)的意思:平时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常时刻,与特殊时刻相对。
情怀(qíng huái)的意思:指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感情体验和情绪态度。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十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或期限的最后阶段,也用来形容事物接近完成或结束。
蜀江(shǔ jiāng)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幻无常,难以捉摸。
素书(sù shū)的意思:指没有内容或者内容很少的书籍。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砧杵(zhēn chǔ)的意思:比喻夫妻和睦相处,家庭和顺美满。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 注释
- 衰发:衰老的头发。
萧萧:形容稀疏或声音凄凉。
镜丝:镜子中的白发。
情怀:心情。
似平时:像平时一样。
风霜:秋季的寒风和霜冻。
流年:岁月。
砧杵:捣衣石和棒槌,古人用来捣衣。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闽峤:古代指福建地区。
故人:老朋友。
消息恶:音信不通。
蜀江:四川的江河。
遗老:年老的人。
素书:白色的信纸,古时常用以写信。
一箪豆饭:一篮子粗米饭。
嫌薄:嫌弃少或不好。
赋分:人生的际遇或命运。
羁穷:困厄贫穷。
合自知:应该自己明白。
- 翻译
- 满头白发如丝般稀疏,心情已不再像往常平静。
深秋寒风吹过,引发岁月流逝的感慨,深夜的捣衣声勾起游子的悲伤。
在福建的朋友音信全无,四川的老者书信来得缓慢。
即使只有一碗粗茶淡饭,也不必嫌弃太微薄,命运的困顿本就应自知。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初冬有感二首(其一)》。诗中,诗人以“衰发萧萧满镜丝”描绘了自己白发苍苍的形象,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的感慨。接下来,“情怀非复似平时”表达了诗人心境的变化,不再如以往般平静,流露出了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境遇的深深忧虑。
“风霜十月流年感,砧杵三更游子悲”两句,通过秋风和砧声,渲染出深秋的凄凉氛围,勾起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故乡亲人的牵挂。诗人提到“闽峤故人消息恶”,暗示了与旧友的音信断绝,增添了孤独和忧虑;“蜀江遗老素书迟”则表达了对年迈亲友的担忧,书信往来缓慢,更显离情之苦。
最后两句“一箪豆饭休嫌薄,赋分羁穷合自知”,诗人自我宽慰,即使生活简朴,也不应抱怨,因为这是命定的漂泊和困厄,他深知自己的处境。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沧桑时的坚韧与自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