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汉 州 王 氏 林 亭 宋 /文 同 短 彴 疏 篱 入 野 扃 ,竹 烟 松 露 满 襟 清 。奔 湍 激 险 飞 寒 响 ,弱 蔓 穿 深 挂 晚 英 。惜 去 更 观 曾 画 壁 ,记 来 重 注 旧 题 名 。门 前 便 是 红 尘 道 ,谁 肯 同 过 洗 俗 缨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奔湍(bēn tuān)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迅猛。
便是(bià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一旦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就不再有其他变化。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画壁(huà bì)的意思:指在墙上绘画,比喻无用的努力或多余的功夫。
谁肯(shuí kěn)的意思:表示对于某种行为或事情,没有人愿意或敢于去做。
松露(sōng lù)的意思:形容人或物重要而珍贵,难以得到或理解。
题名(tí míng)的意思:指为了表彰某人或某物的优秀之处而给予荣誉的名字或称号。
湍激(tuān jī)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有力。
晚英(wǎn yīng)的意思:指文武才华出众、突出的人。
烟松(yān sōng)的意思:形容山林间烟雾缭绕,松树苍翠的景象。
重注(zhòng zhù)的意思:指非常注重,非常重视。
竹烟(zhú yān)的意思:竹子燃烧时冒出的烟雾,比喻人的才华、学问等逐渐显露出来。
- 注释
- 短彴:简陋的小桥。
疏篱:稀疏的篱笆。
野扃:野外的门扉。
竹烟:竹林雾气。
松露:松树上的露珠。
满襟清:充满衣襟的清新。
奔湍:急流。
激险:湍急。
飞寒响:发出寒冷的声音。
弱蔓:纤细的藤蔓。
晚英:傍晚的花朵。
惜去:怀念离去。
曾画壁:过去的壁画。
记来:重提。
旧题名:旧日题写的名字。
红尘道:繁华的红尘之路。
洗俗缨:洗净世俗的尘埃。
- 翻译
- 简陋的小桥穿过稀疏的篱笆进入野外,竹林雾气和松露的清香充满衣襟。
急流湍急,发出寒冷的声音,纤细的藤蔓深入深处,挂着傍晚的花朵。
怀念离去时曾见过的壁画,重提旧日题写的名字。
门前就是繁华的红尘之路,谁能一起走过,洗净世俗的尘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与不屑。开篇“短彴疏篱入野扃”,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田园风光图,给人一种恬静自然的感觉。而后“竹烟松露满襟清”则更深化了这一氛围,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清新的空气。
紧接着,“奔湍激险飞寒响”,景象转换为山涧流水,声势雄伟,形成与前半部分的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变化,更可能隐喻着诗人内心世界的起伏。“弱蔓穿深挂晚英”则又回归到柔和细腻的描写之中,这里的“晚英”或许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事物的凋零。
诗人的情感在“惜去更观曾画壁,记来重注旧题名”这两句中得到释放。诗人对于过往的美好不忘怀,对于历史的印记充满敬意。这既表达了对过去的缅怀,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传统和文化的尊崇。
最后,“门前便是红尘道,谁肯同过洗俗缨”则显露出诗人的超脱之心。这里的“红尘道”象征着世间的喧嚣与纷争,而诗人却选择了远离这些,寻找一条清净之路。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展现,也是对精神追求的一种表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情感回忆的交织,构建了一幅诗人内心世界的图景。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于过往与传统的深切怀念,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初出城留别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
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
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八声甘州.乞痴
笑英雄、无计拨闲愁,安得谓雄哉。
尽猢狲戏弄,山魈伎俩,触目伤怀。
只为聪明些子,瞒不过灵台。
故把眉峰上,叠起愁堆。
不恨人情崄巇,恨天公生我,不作痴呆。
谨陈蔬献酒,稽首向天街。
愿从今、不闻不见,与海鸥、相狎莫相猜。
人生事,清风一枕,浊酒千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