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句·其一》
《句·其一》全文
宋 / 释守端   形式: 句  押[先]韵

异乡风俗不恶,但欲南音来耳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

风俗(fēng sú)的意思:指一定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风尚。

南音(nán yīn)的意思:指南方地区的方言音调,也泛指南方的音乐艺术。

俗客(sú kè)的意思:指平民百姓、普通人。

乡风(xiàng fēng)的意思:指乡村的风俗风貌,也指乡村的风气和乡土文化。

异乡(yì xiāng)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家乡不同的地方,指外地或外国。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释守端的《句》系列之一,虽篇幅简短,却蕴含着深意。诗中表达了一位旅居异乡之人对家乡声音的深切思念。

“异乡风俗客不恶”,开篇即描绘了诗人身处他乡的情景,虽然身处异域,但对当地风俗并未产生反感或排斥,反而可能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适应。这反映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但欲南音来耳边”,紧接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对家乡声音的渴望。这里的“南音”特指南方的方言或音乐,是诗人故乡的声音特征。在异乡听到这些熟悉的音调,无疑会勾起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与怀旧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异乡与家乡的差异,展现了人在异乡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新环境的适应态度。语言简洁而意味深长,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释守端
朝代:宋

释守端(一○二五~一○七二),俗姓葛,衡阳(今属湖南)人。幼事翰墨,及冠依茶陵郁禅师,后住舒州白云寺,为南岳下十二世,杨歧会禅师法嗣。神宗熙宁五年卒,年四十八。《五灯会元》卷一九、《禅林僧宝传》卷二八有传。今录诗十五首。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