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儒同一冢,龙蝘吊于洚。
世化为狂国,天今在水邦。
这首诗《放言·人滩(其三)三江》由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通过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反思。
首句“岂是人滩险”,以疑问的语气提出,似乎在质疑人世间是否真的存在难以逾越的险阻。接着,“迷花照帝江”一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迷花”与“照帝江”相结合,暗示着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真理的过程中,可能会迷失方向,但依然要勇往直前,照亮前行的道路。
“墨儒同一冢,龙蝘吊于洚”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将“墨儒”(代表儒家思想)与“同一冢”联系起来,暗喻不同学派或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归宿可能相同,都难逃被遗忘的命运。而“龙蝘吊于洚”则可能是在比喻那些曾经辉煌的思想或人物,在历史的洪流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同龙蝘(一种传说中的生物)在洚水中哀悼逝去的辉煌。
“世化为狂国,天今在水邦”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他认为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疯狂的国度,道德沦丧,秩序混乱,而“天今在水邦”则可能是在表达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以及对人类行为后果的警示。
最后,“囚奴俱不可,此亦老无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和人性悲剧的深切同情。这里的“囚奴”可能象征着社会底层的苦难者,他们遭受压迫,无法自由。而“此亦老无双”则可能是对这种悲剧命运的无奈感慨,暗示着这样的苦难和不公在历史上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怀。
勋华嗟已远,最近莫如唐。
祖禹忠于宋,云周监有商。
虽然张万目,终未立三纲。
贞观初勤恤,开元未怠荒。
录忘曲江献,镜惜郑公亡。
节镇私斋钺,兵权假贵珰。
甫闻平夏蜀,寻又失河湟。
历历前朝事,惓惓治世防。
几年藏秘府,一日进华光。
主圣勤稽古,臣愚值彻章。
重瞳悉该贯,呐舌愧精详。
前接夔龙武,后陪鹓鹭行。
舜歌奎宿灿,镐宴木天凉。
凤夸分新焙,鱼须出尚方。
玉骢五花白,宝带万钉黄。
内酝沾宣劝,朝衣惹御香。
染濡乏才藻,赓载仰明良。
拔擢由民伍,推迁侍帝旁。
荣犹恋旃厦,惫不任簪裳。
尚念申公老,非如贺监狂。
《进读唐鉴彻章谢恩唐律一首二十韵》【宋·刘克庄】勋华嗟已远,最近莫如唐。祖禹忠于宋,云周监有商。虽然张万目,终未立三纲。贞观初勤恤,开元未怠荒。录忘曲江献,镜惜郑公亡。节镇私斋钺,兵权假贵珰。甫闻平夏蜀,寻又失河湟。历历前朝事,惓惓治世防。几年藏秘府,一日进华光。主圣勤稽古,臣愚值彻章。重瞳悉该贯,呐舌愧精详。前接夔龙武,后陪鹓鹭行。舜歌奎宿灿,镐宴木天凉。凤夸分新焙,鱼须出尚方。玉骢五花白,宝带万钉黄。内酝沾宣劝,朝衣惹御香。染濡乏才藻,赓载仰明良。拔擢由民伍,推迁侍帝旁。荣犹恋旃厦,惫不任簪裳。尚念申公老,非如贺监狂。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667c6e5b63f548292.html
关法晨方度,其如夜未明。
危机真虎口,急计假鸡鸣。
唱罢城乌起,闻来野雉惊。
秦人百二险,齐客两三声。
珠履颜何厚,狐裘计已行。
昭王见事缓,食顷遣追兵。
初看华扁知趋向,徐览群言见切磋。
鹄至安能令弈善,羊亡岂不为歧多。
爻重翼十几繁矣,贰二参三奈一何。
老汉暮年无顿处,轩中半榻肯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