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安汉老,原是避秦人。
- 鉴赏
此诗《商山四皓》由明代诗人霍与瑕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悠远的画面,寓含深邃的历史哲思。
首句“小坐松根石”,以“小坐”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闲适宁静的氛围,仿佛诗人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松树的根部,一块石头之上,享受着片刻的宁静。这一场景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然。
“悠悠几度春”,紧承上句,通过时间的流逝,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与持久的感觉。这里的“几度春”不仅指时间的推移,也暗含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更迭,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深沉。
接下来,“谁知安汉老,原是避秦人。”这两句诗则引入了一个历史故事,将现实与历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安汉老,即商山四皓中的张良,他本是秦末的隐士,后辅佐刘邦建立汉朝,成为一代名臣。诗人在这里借用了这个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在历史长河中,许多英雄豪杰都曾有过平凡甚至逃避的时代,他们的选择和命运充满了复杂性和偶然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之美,还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探索。诗人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了深远的意境和哲理,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和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与崔渥冥会杂诗
万里同心别九重,定知涉历此相逢。
谁人翻向群峰路,不得苍梧徇玉容。
春鸟交交引思浓,岂期尘迹拜仙宫。
鸾歌凤舞飘珠翠,疑是阳台一梦中。
鸾舆昔日出蒲关,一去苍梧更有还。
若是不留千古恨,湘江何事竹犹斑。
愁闻黄鸟夜关关,沩汭春来有梦还。
遗美代移刊勒绝,唯闻留得泪痕斑。
方承恩宠醉金杯,岂为干戈骤到来。
亡国破家皆有恨,捧心无语泪苏台。
桃花流水两堪伤,洞口烟波月渐长。
莫道仙家无别恨,至今垂泪忆刘郎。
泾阳平野草初春,遥望家乡泪滴频。
当此不知多少恨,至今空忆在灵姻。
目断魂销正惘然,九疑山际路漫漫。
何人知得心中恨,空有湘江竹万竿。
常说仙家事不同,偶陪花月此宵中。
锦屏银烛皆堪恨,惆怅纱窗向晓风。
《与崔渥冥会杂诗》【唐·湘妃庙】万里同心别九重,定知涉历此相逢。谁人翻向群峰路,不得苍梧徇玉容。春鸟交交引思浓,岂期尘迹拜仙宫。鸾歌凤舞飘珠翠,疑是阳台一梦中。鸾舆昔日出蒲关,一去苍梧更有还。若是不留千古恨,湘江何事竹犹斑。愁闻黄鸟夜关关,沩汭春来有梦还。遗美代移刊勒绝,唯闻留得泪痕斑。方承恩宠醉金杯,岂为干戈骤到来。亡国破家皆有恨,捧心无语泪苏台。桃花流水两堪伤,洞口烟波月渐长。莫道仙家无别恨,至今垂泪忆刘郎。泾阳平野草初春,遥望家乡泪滴频。当此不知多少恨,至今空忆在灵姻。目断魂销正惘然,九疑山际路漫漫。何人知得心中恨,空有湘江竹万竿。常说仙家事不同,偶陪花月此宵中。锦屏银烛皆堪恨,惆怅纱窗向晓风。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7367c696535be50454.html
又湘妃诗四首(一作女仙题湘妃庙诗)
渺渺三湘万里程,泪篁幽石助芳贞。
孤云目断苍梧野,不得攀龙到玉京。
碧杜红蘅缥缈香,冰丝弹月弄清凉。
峰峦一一俱相似,九处堪疑九断肠。
玉辇金根去不回,湘川秋晚楚弦哀。
自从泣尽江蓠血,夜夜愁风怨雨来。
少将风月怨平湖,见尽扶桑水到枯。
相约杏花坛上去,画阑红子斗摴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