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马·其一》
《题马·其一》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满身云影湿津津何用能空冀北群。

踣铁犹矜千里足,连钱时动五花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冀北(jì běi)的意思:指北方地区,特指河北省的北部地区。

津津(jīn jīn)的意思:形容品味鲜美,吃得津津有味。

满身(mǎn shēn)的意思:指整个身体充满了某种东西,形容某种状态或特征非常明显。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身云(shēn yún)的意思:形容人的身体轻盈,如同云朵一样飘逸。

五花(wǔ huā)的意思:形容物品或事物的各个部分都很精美或很好。

用能(yòng néng)的意思:指运用才能、能力或技能。

云影(yún yǐng)的意思:指云彩在日光照射下的阴影,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千里足(qiān lǐ zú)的意思:形容行走迅速,能够跨越千里的速度。

湿津津(shī jīn jīn)的意思:形容非常湿润或潮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匹骏马的英姿。首句“满身云影湿津津”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马匹身上的水珠与云彩交织的景象,仿佛马身披着一层轻盈的云雾,既表现了马的神韵,也暗示了它可能刚从水中或雨中走过,或是经过了长途跋涉,身上沾满了露水或雨水,形象地刻画出马的动态美和生命力。

接着,“何用能空冀北群”一句,借用了“燕赵多佳丽,冀北群英”的典故,表达了这匹马不仅在外观上出众,在才能上也是卓越非凡,能够引领同类,成为众马之首,暗示了它的非凡能力和领袖气质。

“踣铁犹矜千里足”中的“踣铁”指的是马蹄踏在铁路上也能保持平稳,强调了马的脚力之强健,即使是在坚硬的地面上也能展现出其卓越的奔跑能力。“矜”字则体现了马对于自身能力的自豪感,进一步突出了其速度与力量的完美结合。

最后一句“连钱时动五花文”,“连钱”指的是马身上斑驳交错的花纹,而“五花文”则是指马身上更为复杂的图案,这里形容马的花纹在奔跑时随风摇曳,显得格外生动和美丽。这一句不仅描绘了马的外貌特征,也通过动态的描述,展现了马在奔跑时的优雅与活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一匹骏马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马的外在美,更深刻地揭示了其内在的卓越品质和非凡能力,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孀妾词

妾家住鸳湖,花容映雪肤。

深闺不能闭,一朝嫁金夫。

金夫内宠非一人,众中最爱惟妾身。

并马章台光照路,同舟兰浦影摇春。

春光可惜不长久,昨日红颜今白首。

金夫一夕梦不醒,零落残妆犹在手。

云情雨性难自持,画眉再受他人绥。

娇儿幼女弃若遗,望母嗷嗷泣路岐。

泣路岐,母不来。

行人见之相为悲,地下金夫知不知。

(0)

新月

火云飞尽火星流,忽见清霄月一钩。

斜落酒尊如解饮,稍穿房户亦寻幽。

清光微引金风动,皓魄低涵玉露浮。

便欲脱巾相对酌,不堪衰鬓影萧飕。

(0)

松云白鹤

孤松偃蹇白云深,返炤仍留半壑阴。

老鹤有巢归倦翼,个中应不受尘侵。

(0)

咏泉为宋通政乃翁作

钜野擅幽胜,源泉引庆长。

卜居元世业,志道拟成章。

酿秫延宾满,研朱点易忙。

閒来时一酌,澹久日相忘。

酒渴频濡吻,诗枯或润肠。

濯缨尘灭迹,洗砚墨生香。桂籍多分?,芹宫剩采芳。

谩为曾点咏,不作次公狂。

归老真成逸,褒封荷宠光。

承欢羡莱子,称寿寄霞觞。

(0)

巴里坤

伊吾五月如当暑,才度南山凛若秋。

雪岭千年常冰玉,炎天一雨即披裘。

薪蔬珍贵来偏远,城郭恢宏户未稠。

昔日战场今郡县,循良应拜富民侯。

(0)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其四十二

积雨冥蒙路不开,巑岏历尽始三台。

万松怪底都相识,曾向童年入梦来。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