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花过桥上,鱼徔桥下过。
郎亦窥人坐,催人娇婀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境。诗中以“摘花过桥上”开篇,既点明了地点和活动,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鱼徔桥下过”,以鱼儿的自由穿梭反衬出女子的灵动与自在,同时也暗示着女子如同水中游鱼般不受拘束,自由洒脱。
“恰恰照我双,不独鱼见我。”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不仅写出了女子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还巧妙地将女子的美丽与自信比作照亮水面的光芒,不仅吸引着鱼儿的目光,也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这里的“我双”可能暗指女子与她所欣赏的景致,或者是她内心世界的映照,体现了诗人对女子独立人格的赞美。
随后,“郎亦窥人坐,催人娇婀娜。”这两句则引入了另一层情感关系,通过“郎”的视角,展现了一种微妙的情愫。郎的“窥”字,既有好奇也有欣赏之意,而“催人娇婀娜”则直接描绘了女子的姿态之美,既包含了外在的柔美,也暗示了内在的温婉与魅力。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整个场景更加丰富,既有自然的和谐,也有人际间微妙的情感交流,展现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生活画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与人物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
六代烟尘息,千年象教尊。
衣冠悲故里,聚落见荒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