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下秋宴诗》
《月下秋宴诗》全文
南北朝 / 魏收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此夕甘言宴,月照露方涂。

使星疑向蜀,剑气不关吴。

交契金水上客萱苏

何必应刘辈,还来邺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关(bù guān)的意思:不相关、不相干、与某事无关

甘言(gān yán)的意思:甜言蜜语;花言巧语;讨好人的言辞。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还来(hái lái)的意思:回来,再来

交契(jiāo qì)的意思:双方互相让步或妥协,达成共识。

金水(jīn shuǐ)的意思:指黄金般的水,形容非常贵重或珍贵的东西。

上客(shàng kè)的意思:指高贵的客人或重要的访客。

使星(shǐ xīng)的意思:指能够使人发光发亮的人或事物。

萱苏(xuān sū)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言宴(yán yàn)的意思:指言辞华丽、辞藻华丽的宴会,也用来形容辞章华丽的作品。

邺都(yè dōu)的意思:邺都指的是一个地方繁华热闹的城市。

应刘(yìng liú)的意思:对应刘备的请求或要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月光下的秋夜宴饮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文人雅趣和深沉的情感。首先,“此夕甘言宴,月照露方涂”,开篇即以“甘言宴”点明宴会的欢愉氛围,而“月照露方涂”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浪漫的夜晚氛围,月光洒在露水之上,增添了几分诗意。

接着,“使星疑向蜀,剑气不关吴”,这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宴会中的宾客比作使者和剑,暗示着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在此相聚,如同使者传递友谊,剑气则象征着他们的才华与志向,虽各有所属,但在此刻汇聚一堂,共同分享欢乐。

“良交契金水,上客慰萱苏”进一步深化了宴会的主题,这里的“良交”指的是真挚的友谊,“金水”象征着深厚的友情,而“上客慰萱苏”则是说这些尊贵的客人能够抚慰心灵的疲惫,带来精神上的慰藉,体现了宴会不仅仅是物质的享受,更是心灵的交流与共鸣。

最后,“何必应刘辈,还来游邺都”,这句话表达了对宴会的留恋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提到的“应刘辈”可能是指古代文人雅士,他们曾游历邺都,留下了许多佳话。诗人通过这句话,既表达了对当前宴会的珍惜,也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以及对过往美好回忆的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珍惜。

作者介绍
魏收

魏收
朝代:南北朝   籍贯: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   生辰:507年—572年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天保二年(551年),他正式受命撰魏史,魏收与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干等“博总斟酌”,撰成《魏书》一百三十篇,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后官至尚书右仆射,天保八年(557年)迁太子少傅。武平三年(572年)去世,朝
猜你喜欢

夜句三首·其一

过雨作秋清,归云放月明。

入帘摇竹影,塞耳落洪声。

(0)

句·其十

公馀莫放西湖景,步步苍苔岸岸松。

(0)

戏答杨球

蒙君遗长笺,语意如何说。

请看身上衣,裈中本无蝎。

(0)

题元象大师房

鹭行飞起绿杨岸,渔笛吹残明月滩。

一片画图收不得,何人终日倚阑干。

(0)

跋黄鲁直买米帖

广文弦歌饭不足,要是古来贤达人。

山谷有钱能买米,比之鲁公殊未贫。

(0)

建德道中六言

有底可人情意,尽是酒村鱼市。

行人忘却家乡,沽酒买鱼供醉。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