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侍班恭纪·其二》
《侍班恭纪·其二》全文
明 / 吴中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清辉曙色楼台,绕殿鸣鞭忽讶雷。

黄表一函帘下过,共看京兆进题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黄表(huáng biǎo)的意思:指诉讼或纠纷中的起诉状或原告状。

京兆(jīng zhào)的意思:指首都。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鸣鞭(míng biān)的意思:指赶车或骑马时鞭子发出响声,比喻号令传达到位,行动迅速有力。也可形容声势浩大,威风凛凛。

清辉(qīng huī)的意思:明亮的光芒

曙色(shǔ sè)的意思:指天快要亮的时候的微光,比喻希望的曙光或事物即将好转的迹象。

鉴赏

此诗描绘了宫廷早朝的庄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晨楼台沐浴在清辉中的宁静与肃穆,以及随后侍从们围绕大殿鞭声响起的瞬间,仿佛惊雷般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略带紧张的氛围。

“清辉曙色照楼台”,开篇即以“清辉”和“曙色”点明时间,清晨的阳光柔和而明亮,洒在楼台之上,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不失庄重的氛围。“照”字生动地描绘了光线与建筑相互映衬的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绕殿鸣鞭忽讶雷”,紧接着描述了侍从们在大殿周围挥动马鞭的情景。这里的“鸣鞭”不仅指出了行动的动态美,更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鞭声比作“雷”,既突出了声音的响亮,又增添了画面的震撼感,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阵势之大,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威严与秩序。

“黄表一函帘下过”,这一句转而聚焦于仪式的细节,黄表(古代文书或祭品的载体)在帘幕之下缓缓经过,象征着重要的文件或祭祀活动正在进行。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体现了仪式的庄重,也暗示了权力与责任的传递。

“共看京兆进题来”,最后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参与者的共同见证。京兆作为地方官员或文人,其“进题”意味着贡献或建议的提出,这一行为在宫廷中往往具有重要意义。众人一同观看,既体现了对这一过程的重视,也暗示了集体的参与和决策的形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成功地捕捉了宫廷早朝这一特定场景的庄严与秩序,展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某些侧面,同时也传达了对权力、责任与集体行动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吴中行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流河驿

河水滔滔不尽流,今来古往几春秋。

波涛不覆渔翁艇,馆舍常迎使客舟。

青眼有情惟岸柳,白头无闷是沙鸥。

从今解却尘缨去,一任沧波孺子讴。

(0)

失题

何幸浮生八十春,一堂五世叙天伦。

喜同商第如林立,爱慕陈门九代亲。

秋老风霜知劲草,国危板荡识忠臣。

余生待到阴霾散,扶杖早朝侍帝宸。

(0)

驼轿

冲寒夜夜走风尘,骡轿轻驮老病身。

稳似舟行安用水,疾如车转不须轮。

高轩入眼青衫旧,冻雪盈头白发新。

我自吹箫吴市过,谁嗤王灿惯化人。

(0)

咏史四章·其三

才奋博浪椎,旋纳先生履。

即此未显时,其人可知矣。

(0)

十二辰诗并序·其五龙

谁遣丹青笔,图形悦叶公。

画成睛未点,耳具窍无聪。

可扰宁神物,难驯实戾虫。

谁云大雄氏,降伏见禅功。

(0)

南皮咏古五首·其三

前日之游乐,人犹说子桓。

一时夸燕友,此地共追欢。

瓜李销天暑,文章耐岁寒。

词人今接踵,谁嗣建安坛。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