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从司烜改,烛自汉宫传。
何时嘘冷烬,亦向此中然。
春光(chūn guāng)的意思:春天的阳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或春天的气息。
恩辉(ēn huī)的意思:指人的德行高尚,光明照人。
繁星(fán xīng)的意思:形容星星非常多,密集如织。
芳迹(fāng jì)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留下的痕迹,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回忆。
汉宫(hàn gōng)的意思:指古代汉朝的宫殿,也用来形容豪华富丽的宫殿。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锦鞯(jǐn jiān)的意思:形容人的才华或本领出众。
列炬(liè jù)的意思:指排列整齐的炬火,比喻有序的局面或排列整齐的人或事物。
留芳(liú fāng)的意思:指人的声誉、事物的美好形象等在人们心中长久保留。
披图(pī tú)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者画作的内容详尽而生动。
日禁(rì jìn)的意思:指每日的禁令或规定。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胜事(shèng shì)的意思:指成功的事情或好事情。
五侯(wǔ hòu)的意思:指五个诸侯国的统称,也用来形容众多的贵族。
玉笺(yù jiān)的意思:指古代用玉制成的写字用具,比喻文辞华美的书信或文稿。
纵目(zòng mù)的意思:放眼望去,广泛观察或审视。
这首诗描绘了汉宫传烛的场景,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艺术的美感。诗人张萱以细腻的笔触,将历史事件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古代宫廷的生活细节和仪式的庄重。
“胜事留芳迹,春光在玉笺。” 开篇即点明主题,胜景留下美好的印记,春光映照在精致的纸笺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
“燧从司烜改,烛自汉宫传。” 描述了从古代的取火方式到使用蜡烛的过程,体现了技术的进步与传承。司烜是古代负责取火的官职,烛则象征着光明与温暖,从汉宫的使用中可见其地位与重要性。
“列炬擎金跋,繁星照锦鞯。” 描述了点燃蜡烛的壮观场面,金跋(可能指蜡烛的装饰)与繁星般的光芒交织在一起,锦鞯(马鞍上的装饰品)在烛光下显得更加华美,营造出节日或庆典的气氛。
“火才三日禁,炎却五侯先。” 这句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仪式或规定,在火禁期间,五侯(古代贵族)率先享受到了火光的温暖,体现了权力与等级的差异。
“纵目恩辉满,披图帝泽偏。” 描述了人们在享受光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帝王的恩泽与光辉,表达了对皇权的敬畏与感激。
“何时嘘冷烬,亦向此中然。”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在寒冷时也能享受到如同此刻一样的温暖与光明,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古代宫廷的生活风貌,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社会等级、权力象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多重主题,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艺术作品。
伏波晚岁思少游,万事过眼如云浮。
我生不乐城市隘,受性但惬林泉幽。
稍同臭味自投合,肯与流俗相对酬。
旅怀久已乏佳趣,白日政觉多闲愁。
舂容大篇忽旁及,气象楚泽涵新秋。
律严虽许强续尾,韵险岂复能画筹。
逍遥一舸白太傅,蹴踏五字韦苏州。
主人频誇小鬟舞,劝客且听吴娃讴。
从来谁数折巾郭,重到似是栽桃刘。
梦入江湖渺春水,何如此念随轻鸥。
吾生前辈后,不及识诸公。
每读诸公集,想见其音容。
圣俞仁庙时,欧公最相知。
春风一杯酒,夜坐数章诗。
雍容长者风,忠厚君子辞。
格律从正始,句法自炉锤。
衮衮鸣山泉,款款语亲闱。
试一涉其流,超然忘百忧。
后辈亦有作,岂曰不冥搜。
雕琢伤正气,磔裂无全牛。
堙郁暗大理,矜夸堕轻浮。
所以圣俞诗,把玩不能休。
死者如可作,吾其与之游。
三年相处如弟兄,他时当以名节称。
文章烂若蜀江锦,行义清胜万壑冰。
龟山先生今往矣,我于吾子见典型。
青衫半百官岭下,众论称屈气甚平。
乃知胸中万钧重,此外真成一发轻。
道如未央神明台,虽高自可阶级登。
卷之不殊方寸小,舒之足以苏疲氓。
我衰退缩如蜗螺,爱子对我怀抱清。
平生艰苦今已老,空叹白首都无成。
看公权奇非凡骨,努力吾道谨其行。
拂袖归来好,亲朋语笑真。
山高多爽气,溪迥只清沦。
帘幕深无暑,琴樽静照人。
短衫吴縠细,团扇越罗新。
翠竹书千卷,沧波钓一轮。
身閒人自远,心净世无尘。
月出千峰外,风生万壑滨。
庾公楼上兴,曾点舞雩春。
高论倾今古,长歌动鬼神。
勋名吾已判,朝市任纷纶。
方结实累累。翠枝交映,蟠桃颗颗,仙味真香美。
遂命双成,持灵刀割来,耳服一粒,令我延年万岁。
堪笑东方,便启私心盗饵。
使宫中仙伴,递互相尤殢。
无奈双成,向王母高陈之。遂指方,偷了蟠桃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