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藏机(cáng jī)的意思:隐藏机密或秘密
翠葆(cuì bǎo)的意思:形容树木繁茂、郁郁葱葱
得主(dé zhǔ)的意思:获得胜利或成功的人。
浮客(fú kè)的意思:指那些不安定、无根无据的人,形容没有固定居所、四处漂泊的人。
华胥(huá xū)的意思:指古代神话中的一个仙境,也用来形容美好而遥远的地方。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绛蜡(jiàng là)的意思:形容颜色红得发紫,亦指美丽绝伦。
金凿(jīn záo)的意思:用金子制成的凿子,比喻非常尖锐、锋利。
落晖(luò huī)的意思:太阳落下山头,天色渐暗。
名篇(míng piān)的意思:指优秀的文章或作品。
齐物(qí wù)的意思:指物体的各个部分协调一致,没有不和谐的地方。也可以指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没有矛盾。
青幢(qīng zhuàng)的意思:指军队中的旗帜,也比喻军队或队伍。
涩道(sè dào)的意思:形容道路崎岖难行,困难重重。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物名(wù míng)的意思:
(1).事物的名称。《周礼·春官·司常》:“司常掌九旗之物名。” 郑玄 注:“物名者,所画异物则异名也。”
(2).犹名望。 汉 徐干 《中论·治学》:“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名从之。”稀阔(xī kuò)的意思:形容稀少、稀疏。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凿落(záo luò)的意思:形容言辞直截了当,毫不客气。
直西(zhí xī)的意思:直向西方走,指行进方向一直向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狄太守在莆田共乐亭宴请宾客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首句“青幢翠葆抱参差”,以“青幢”和“翠葆”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用“抱参差”描绘出绿意盎然的景象,仿佛大自然在拥抱万物生长的节奏。接着,“浮客黄金凿落晖”一句,将宴会上的酒器比作黄金,映照着夕阳的余晖,不仅渲染了宴会的奢华氛围,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与美好瞬间的珍贵。
“一日山川如得主,两眸天地不藏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山川仿佛得到了主人的青睐,展现出一种被精心呵护的美;而人的眼眸则能洞察天地间的奥秘,寓意着智慧与见识的深邃。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狄太守治理有方、心怀天下的赞美。
“华胥有国真稀阔,齐物名篇孰是非”则是对理想国度的向往与对哲学思想的探讨。华胥国象征着理想中的和谐社会,而“齐物”出自庄子的《齐物论》,强调万物平等,没有高下之分。这两句诗既是对狄太守政绩的肯定,也是对其追求更高境界的期许。
最后,“涩道直西暄绛蜡,卷空箫鼓使君归”描绘了宴会结束时的情景。涩道可能是指宴会后的归途,直西则指向明确的方向,暗示着狄太守的坚定与目标。而“绛蜡”、“箫鼓”则再次强调了宴会的热闹与欢愉,使君归则意味着宴会圆满结束,狄太守带着满足与喜悦离开。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清明时节的美好景色和宴会的盛况,更蕴含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哲学思考的深入探讨,体现了诗人对狄太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刘编修殿虎出守九江三首·其三
祖客饯将归,游子怀往路。
我何长叹嗟,徘徊独延伫。
远游背乡里,逢故即色喜。
况是人中龙,五载久知己。
会面虽有时,仓卒情难已。
明月沈深渊,茝兰散江涘。
抚躬还自伤,衰年逝如矢。
同气而远离,思心从此起。
解散髻
华林园中宴初设,彦回琵琶称第一。
清歌沈季琴王郎,三公解事惟拍张。
尚书尚书技偏乏,稽首臣须用臣法。
臣今有法臣知书,当时封禅推相如。
帝日休哉盛德事,琵琶声停拍声止。
一代风流比谢安,插簪散髻解朝冠。
王郎何似吴兴守,力饮不肯解玺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