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宣让伯游,汰者亦不违。
端揖堂皇上,彊楚辑衡雎。
岂惟惭先节,晋德日言衰。
不违(bù wéi)的意思:不违反,不违背
蚕食(cán shí)的意思:逐渐侵蚀、侵占。
公室(gōng shì)的意思:指按照公务程序办事,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
皇上(huáng shàng)的意思:指皇帝,也可用来泛指上级领导。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岂惟(qǐ wéi)的意思:不仅仅是,不只是
戎机(róng jī)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的机智和谋略。
三家(sān jiā)的意思:指三个家族、三个势力或三个团体。
堂皇(táng huáng)的意思:指气势宏大,庄严雄伟,充满威严和尊贵的样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寓怀(其四)》。诗中,诗人以历史人物为典故,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道德沦丧的感慨。"成季推郤縠"暗指国家倚重武将,"礼乐贵戎机"则揭示了重视军事力量而非文化教化。"范宣让伯游"提及范宣与伯游的谦让,但即使是这样的美德,也未能阻止"汰者亦不违"的社会风气败坏。"端揖堂皇上"可能是指对朝廷的敬意,然而"彊楚辑衡雎"暗示了权力斗争的混乱。"六氏为三家"象征贵族势力的膨胀,蚕食公室,导致君权削弱。最后两句"岂惟惭先节,晋德日言衰",诗人批评晋国(或借指当朝)的道德日益衰退,令人惋惜。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诗,通过历史典故揭示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忧虑和对传统道德沦丧的批判。
武昌老人七十馀,手把庾令相问书。
自言少小学吹笛,早事曹王曾赏激。
往年镇戍到蕲州,楚山萧萧笛竹秋。
当时买材恣搜索,典却身上乌貂裘。
古苔苍苍封老节,石上孤生饱风雪。
商声五音随指发,水中龙应行云绝。
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
如今老去语尤迟,音韵高低耳不知。
气力已微心尚在,时时一曲梦中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