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荆人遗之,乃荆人得之。
孔子闻之曰,去其荆可耳。
老聃闻则曰,去其人可矣。
荆人(jīng rén)的意思:指心胸狭窄、狡诈狠毒的人。
孔子(kǒng zǐ)的意思: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个成语指的是尊敬孔子和他的思想,也用来形容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孔聃(kǒng dān)的意思:指言辞犀利,才情出众,能言善辩。
其所(qí suǒ)的意思:所指的地方或对象。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遗弓(yí gōng)的意思:指已经弃置的武器或工具。比喻不再使用的东西。
至公(zhì gōng)的意思:指公正、公平、公道。
这首诗名为《古诗十首(其二)》,作者是元代诗人张雨。诗的内容主要围绕着一个寓言故事展开,讲述了一个关于弓箭失而复得的故事。荆人丢失了弓,却试图找回,但诗人认为既然弓是被丢弃的,那么找到它的也是失主荆人,不必特意索回。孔子强调的是去除主观偏见,认为应该从事件本身出发;而老聃则进一步指出,应从更深层次理解,不必执着于具体的人,因为事物的本质超越了个人的得失。
诗中蕴含的哲理是,世间万物皆有其自然规律,不必过于纠结于表面现象,应追求一种超脱和公正的态度。最后两句“天地且弗有,莫知其所始”更是深化了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表达了对天地间至理的探寻和对未知起源的好奇。整体上,这是一首富有智慧与人生哲理的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