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骄新晴岭,绿满芳杜洲。
行衙面山开,竹树坐转幽。
出水(chū shuǐ)的意思:指水流涌出,形容水量充沛或水势汹涌。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春流(chūn liú)的意思:春天的水流
歌响(gē xiǎng)的意思:歌声传遍四方,形容声音洪亮、嘹亮。
林丘(lín qiū)的意思:形容山林茂密,景色优美。
前驺(qián zōu)的意思:指前面的人或事物起到了带头或开创的作用。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沙头(shā tóu)的意思:沙地的起伏。
市井(shì jǐng)的意思:指社会底层、普通人民的生活状况和风貌。
水上(shuǐ shàng)的意思:比喻在困境中艰难地维持生计。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弦歌(xián gē)的意思:形容音乐声或歌声悠扬动听。
小吏(xiǎo lì)的意思:小吏指的是低级官员或小官僚。
新晴(xīn qíng)的意思:指天气转好,乌云散去,阳光重新出现。
行衙(xíng yá)的意思:指官府、官署。
烟火(yān huǒ)的意思:烟火是指烟雾和火焰,也用来比喻世间的红尘繁华和短暂的美好。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乡村春日景象。首句“望邑得春色,涉溪乱春流”以动态的视角展开,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片充满春意的景色之中,远处的城邑在春光中显得格外生动,溪水在春日的映照下流淌得更加欢快。接着,“青骄新晴岭,绿满芳杜洲”两句,通过色彩的对比和空间的转换,将视线引向了连绵起伏的青山和绿意盎然的洲地,展现了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
“市井举烟火,夕阳隐林丘”则将视角拉回人间,描绘了乡村集市的热闹景象,以及夕阳西下时分,炊烟袅袅升起,与远处的山丘相映成趣的画面,既展现了生活的气息,又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接下来,“前驺出水上,小吏立沙头”两句,通过人物活动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鲜活。即使没有琴瑟之音,但“稍已桑麻稠”,田间地头的桑麻作物已经茂盛生长,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最后,“行衙面山开,竹树坐转幽”两句,将视角转向了官府或衙门,描绘了其背靠青山,周围竹树环绕,环境清幽的特点,不仅体现了官府的庄重与肃穆,也暗示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末乡村春日的美丽风光和淳朴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望望稷王山,熠熠岚光紫。
中有好修人,九十武公似。
禔躬绝氛埃,罗胸富经史。
世德绍先徽,尚友薛夫子。
我欲从之游,室遐人则迩。
双鲤愧木桃,瑶篇突而视。
下以轸时艰,上而忧国是。
予为贫生干,不以我为訾。
从兹怀袖间,馥郁逾兰芷。
清风时披拂,泠然荡予滓。
高谊啻云铭,寿公式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