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公独俛首,孰能察圣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观瞻(guān zhān)的意思:指仔细观察、审视,深入了解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辽东(liáo dōng)的意思:指长时间不见面的朋友或亲戚相见时,彼此感到非常亲切和亲近。
暮年(mù nián)的意思:指人到了晚年阶段。
乃翁(nǎi wēng)的意思:指年老体弱的人。
前日(qián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一天,特指前一天或前几天。
声容(shēng róng)的意思:指声音和容貌。
圣衷(shèng zhōng)的意思:指高尚的情感、崇高的志向。
事几(shì jǐ)的意思:指事情几乎就要完成或者已经完成了。
耸观(sǒng guān)的意思:形容高大挺拔、耸立而引人注目的景物或建筑。
威武(wēi wǔ)的意思:形容威风凛凛、气势雄伟,具有强大的力量和威严的气势。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有悔(yǒu huǐ)的意思:表示有所懊悔、后悔。
治功(zhì gōng)的意思:指通过治理和努力达到功效。
作乐(zuò yuè)的意思:指欢乐、娱乐。
- 翻译
- 秦王统一后,大肆庆祝展示他的功绩。
昔日威武之地,如今又能见到他的风采和声名。
一时之间,人们都仰望他,只因激发了英雄们的热情。
只有郑公低头不语,谁能理解他的深思熟虑。
晚年时他攻打辽东,险些让父亲的事业失败。
贤臣不在身边,他的后悔恐怕永无止境。
- 注释
- 秦王:秦始皇。
昭治:彰显治理之功。
威武地:昔日辉煌之地。
声容:声望和容貌。
观瞻:瞩目。
激:激发。
郑公:指某位贤臣。
俛首:低头。
辽东:古代中国东北地区。
乃翁:他的父亲。
良臣:贤良的大臣。
傍:身边。
-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历史事件和个人情感的古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对于英雄时代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局势的忧虑。诗中“秦王既集统,作乐昭治功”两句开篇,意在强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壮观的音乐和文化体系,以彰显其伟大的政治成就。
接下来的“前日威武地,今还见声容”则是对当时强盛与现在比较衰弱状态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繁华景象的怀念。"一时耸观瞻,唯贪激英雄"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景象,即人们在高处远望,只能看到昔日英雄豪杰留下的遗迹和传说。
"郑公独俛首,孰能察圣衷"则是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诗人通过“俛首”来形容郑公(可能指的是某位政治人物)的孤立无援,同时质疑谁又能理解君主的心意。
"暮年伐辽东,事几败乃翁"这两句似乎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诗人在暮年时回忆起过去征战辽东的经历,感慨万分,因为事情几乎以失败告终,对自己的晚年感到惆怅。
最后,“良臣不在傍,有悔应无穷”则表达了对忠诚贤能之臣不再身边的哀叹,以及由此产生的无尽悔恨。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于良臣离去的悲痛和对当前政治环境的失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发谷亭
晓乘江涨下徐州,秋气侵人著眼浮。
小棹载青莲子摘,甫田摇绿豆花收。
林蝉泣露鸣无节,江雁和云去不留。
时物每惊羁旅改,江山未惬壮心游。
乘槎欲奉张骞节,作赋思登王粲楼。
薪火千年湘水哭,干戈满地浣溪愁。
良辰胜境难兼得,久客穷途易并忧。
桂桨兰桡轻日费,笔床茶灶远风流。
吕梁山势危奔马,邵伯波光荡没鸥。
雨蚀龙蛇残石里,月明箫管夜桥头。
山连天阙遥通海,帆带风花故满舟。
此日悬知真有助,当年自分总无求。
梦魂偏向家山入,习气难除书卷抽。
寄语篙师休汗漫,倚庐人老不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