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开此镜,即见发如丝。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蹉跎(cuō tuó)的意思:指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急于(jí yú)的意思:急于表示急迫、迫切的心情,形容人急切地想要做某事或达到某个目标。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每逢(měi féng)的意思:每逢表示每当、每次,常用来描述某种情况或事件的发生频率。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 翻译
- 何时能打开这面镜子,就能看见头发已如丝般斑白。
白昼流逝得比流水还快,青春年少能有多少时光。
每当遇到芬芳的草地,总想长久停留却迟迟未归故园。
因此常在外漂泊为客,蹉跎岁月又能责怪谁呢。
- 注释
- 何当:何时能够。
开此镜:打开这面镜子,比喻时间的镜子,反映岁月的流逝。
发如丝:头发像丝一样,形容年老,头发变白。
白日:白天,这里象征时间。
急于水:流逝得比水还快,形容时间飞逝。
少年:青春时期。
能几时:能有多长时间。
每逢:每次遇到。
芳草处:芳香的草地,美好的地方,也暗指引发乡愁的景物。
长返:长久地返回,此处指渴望归家的心情。
故园迟:回到故乡的时间总显得很晚,迟迟未能实现。
所以:因此。
多为客:常常作为异乡之客,指长期在外。
蹉跎:光阴白白过去,浪费时间。
欲怨谁:想要责怪谁,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自责的情绪。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于武陵创作的《客中览镜》。诗中的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镜中容貌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青春易逝的感慨。
"何当开此镜,即见发如丝" 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偶然打开镜子,看到了自己的头发像细丝一样,这是时间流逝的一个象征。"白日急于水,少年能几时" 这两句则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感叹时间的迅速流逝和青春的短暂。
"每逢芳草处,长返故园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每当看到美丽的花草,都会不自觉地想起远方的家乡,心中充满了留恋之情。最后两句 "所以多为客,蹉跎欲怨谁" 则是说因为这些思念,自己常常处于旅途之中,对这不断流逝的时间和自己漂泊不定的命运,有一种无奈和埋怨。
整首诗通过镜子的比喻,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难留以及游子思乡的情感。语言自然,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古典诗词的韵味和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西园胡季履见寄
衣冠叶叶着师儒,创见皇家异代无。
前事盛哉申国吕,近时继者武夷胡。
累朝经学堪贻厥,三世名家列友于。
莫道新来凋一萼,西园老柏更清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