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诗·其七》
《山居诗·其七》全文
明 / 法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阮]韵

背负斜阳出西堰,春云狼藉藏春阪。

过一溪桥见一村,人声渐近松声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背负(bēi fù)的意思:指承担、负荷或忍受某种责任、困难、压力等。

春云(chūn yún)的意思:春天的云彩。比喻美好的景象或充满希望的事物。

狼藉(láng jí)的意思:混乱不堪,杂乱无章。

人声(rén shēng)的意思:指人们的声音喧闹嘈杂,如锅碗瓢盆之声,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居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夕阳、春云、溪流、村庄以及人声与松声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田园氛围。

首句“背负斜阳出西堰”,以“背负”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即将落山的情景,赋予了夕阳一种动态感,仿佛它正缓缓地从西边的堰坝上滑落,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而柔和的色彩。接着,“春云狼藉藏春阪”一句,通过“狼藉”一词,生动地展现了春云散乱、飘忽不定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万物复苏的景象。春阪,即春日的山坡,此处用以隐喻春天的大地,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过一溪桥见一村,人声渐近松声远”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诗人通过“过一溪桥”这一动作,引出了一个新场景——村庄的出现。随着视线的转移,人声逐渐变得清晰,而远处的松林中传来的声音却渐渐模糊,形成了一种由远及近、由静入动的节奏感。这种处理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也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山居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诗意的山水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作者介绍

法杲
朝代:明

法杲,字雪山,出家吴门之云隐庵,以舞象之年,修瑜珈法。及长悲悔,遂弃去,修出世法,与一雨润公,巢松浸公,同参雪浪大师于无锡之华严寺。
猜你喜欢

溪行二首·其一

蓬蒻鸣春雨,帆蒲挂暮烟。

买鱼寻近市,觅火就邻船。

愁卧醒还醉,滩行却复前。

长年殊可念,力尽逆风牵。

(0)

新凉二首·其一

尽道新凉好,无如昼漏长。

奇文窥楚屈,妙理玩蒙庄。

静卧贫犹乐,高歌醒亦狂。

翩翩双蝶子,也似惜年光。

(0)

新制道衣示衣工

良工刀尺制黄絁,天遣家居乐圣时。

著上朱门应不称,裁成乌帽恰相宜。

客撑小艇招垂钓,僧扫虚窗约对棋。

宝带貂冠虽看好,定知不入野人诗。

(0)

湖村秋晓

剑阁秦山不计年,却寻剡曲故依然。

尽收事业渔舟里,全付光阴酒榼边。

平野晓闻孤唳鹤,澄湖秋浸四垂天。

九关虎豹君休问,已向人间得地仙。

(0)

梅市

小雨长堤古寺西,不容羸马惜障泥。

时平道路铃声少,岁乐坊场酒价低。

烟树浅深山驿近,野歌断续客魂迷。

残躯不料重来此,一首清诗手自题。

(0)

晚秋出门戏作二首·其二

闲愁那到野人边,万事元知合付天。

尽醉仅能三龠酒,新寒未办一铢绵。

邻僧每欲分斋钵,庙史犹来索社钱。

无地置锥真细事,不妨胸次日超然。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