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风(cháng fēng)的意思:长时间吹拂的风,比喻持久不衰的精神风貌或影响力。
岛夷(dǎo yí)的意思:指边远地区或蛮荒之地。
高阁(gāo gé)的意思:形容地位高,权力大,或者形容人远离尘嚣,生活清净。
孤屿(gū yǔ)的意思:指独立的小岛,比喻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
惊涛(jīng tāo)的意思: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浪潮或势不可挡的力量。
九译(jiǔ yì)的意思:九次翻译,形容翻译工作经过多次修改,达到准确无误的程度。
来享(lái xiǎng)的意思:指得到享受或好处,表示某种利益来临。
楼船(lóu chuán)的意思:楼船是指高大华丽的船只,也可指高楼大厦。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凭虚(píng xū)的意思:依据虚幻的事物或非实际的情况进行判断或推测。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圣明(shèng mí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智慧卓越。
使节(shǐ jié)的意思:指派出使者前往他国,进行外交活动或传递信息的行为。
烟霄(yān xiāo)的意思:
亦作“烟霄”。1.云霄。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宋 陆游 《蓬莱行》:“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 明 李东阳 《楚观楼记》:“声之发於此者,必能超尘壒而出烟霄,凡有耳者皆得之。”
(2).指山的高处。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3).喻显赫的地位。 唐 白居易 《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诗:“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唐 黄滔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已为无雨之期,空悬梦寐;终自凌云之製,能致烟霄。” 金 元好问 《感兴》诗:“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重九(chóng jiǔ)的意思:指重阳节。
重九译(chóng jiǔ yì)的意思:指重阳节时,老人家们互相祝贺并互赠礼物,以表达对长寿的祝福。
- 鉴赏
此诗描绘了望海楼上的壮丽景象与深远意境。首句“高阁凭虚望”,以“高阁”起笔,点明观景地点之高,加之“凭虚”二字,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俯瞰万物的气势。接着,“长风送魄潮”一句,通过“长风”与“魄潮”的结合,生动展现了海浪在强劲海风的推动下翻涌奔腾的壮观情景。
“惊涛吞日月”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将波涛汹涌的海面比作能吞噬日月的巨浪,形象地描绘出海浪之大、力量之强,令人震撼。而“孤屿薄烟霄”则转而描绘远处岛屿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的景象,既展现了海天一色的辽阔,也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感和诗意。
接下来,“使节临珠浦,楼船出汉标”两句,由自然景观过渡到人文活动,描绘了使者乘着楼船,沿着珍珠般的河流前往远方的情景,既体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也蕴含了对和平交流的美好愿景。
最后,“岛夷重九译,来享圣明朝”一句,表达了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人们跨越重重障碍,不远万里前来朝拜圣朝的情景,彰显了明朝时期对外交往的开放与包容,以及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不仅展现了大海的壮美与深邃,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开放姿态和文化自信,是一幅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于一体的壮丽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行香子·秋入鸣皋
秋入鸣皋,爽气飘萧。
挂衣冠、初脱尘劳。
窗间岩岫,看尽昏朝。
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
细数闲来,几处村醪。
醉模糊、信手挥毫。
等闲陶写,问甚风骚。
乐因循,能潦倒,也消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