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头(dāng tóu)的意思:指事情突然发生在眼前或者意外地直接面对问题。
得路(de lù)的意思:获得成功或取得进展,找到正确的方法或方向。
高才(gāo cái)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高超。
官况(guān kuàng)的意思:指官员的境况或官场的情况。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京尘(jīng chén)的意思:指京城的尘埃,比喻名利繁华、权势富贵的世俗之事。
升平(shē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没有战乱和动乱的状态。
世俗(shì sú)的意思:指世间的俗气、庸俗之事或人情世故。
俗徒(sú tú)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俗、庸俗的人。
无以(wú yǐ)的意思:没有办法;无法;无可奈何
信足(xìn zú)的意思:形容非常可信、充分可靠。
仰高(yǎng gāo)的意思:仰望高处,向上追求进步和成功。
衣锦(yì jǐ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财富丰富,生活富裕。
忧乐(yōu lè)的意思:既有忧愁,又有快乐。
重轻(zhòng qīng)的意思:指对待事物或问题的认真程度,以及对待人情的态度。表示对事物或问题重视与不重视的程度。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绎在南归途中所作,题为《散馆后请假南归,途中述怀四首(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深刻思考和对世俗虚荣的反思。
首句“一第何曾易重轻”,开篇即点明功名不易,无论是得还是失,都应保持淡然之心。接着,“独惭无以答升平”一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难以用实际行动回应国家的繁荣和平定,流露出一种对自身能力的自我审视与谦逊态度。
“仰高才觉当头近,得路犹防信足行”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一方面表达了对高位的向往,另一方面又提醒自己要谨慎前行,防止得意忘形。这种既追求又警惕的心态,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清醒认识。
“只恐京尘衣化素,不嫌官况水同清”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看法。他担心京城的污浊环境会侵蚀自己的心灵,但同时也认为官场的清廉之风同样值得尊重。这反映了诗人对道德品质的坚守与对社会风气的忧虑。
最后,“此身忧乐诚何事,世俗徒夸衣锦荣”两句,诗人提出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层次思考。他认为,个人的忧乐不应仅仅局限于物质的享受或外在的荣耀,而应该追求内心的真正满足与精神的富足。对世俗追求衣锦荣华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浮华虚伪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功名、道德、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