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十首·其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讽刺和幽默的方式,描绘了一幅奇特的战争场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展阵开旗”这一军事术语,暗示了准备充分、志在必得的态势,但紧接着一句“谁知御驾不亲征”,却揭示出这场看似精心策划的战役,实际上并未得到最高指挥者的直接参与或支持。
“把定锵旗收阵脚”一句,形象地描述了军队在没有得到最高命令的情况下,只能暂时停止行动的状态。这里的“锵旗”可能指的是军旗在风中摇曳,象征着军队的动态与状态。而“收阵脚”则意味着军队的行动被限制,无法按照原计划推进。
最后一句“直向熊峰不出兵”,进一步强调了军队虽然准备就绪,但却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高层决策的缺失或犹豫)而未能采取行动。这里的“熊峰”可能是一个隐喻,既指具体的山峰,也可能象征着困难或障碍,暗示了军队面对的不仅是外部的挑战,还有内部决策的不确定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反映了古代战争中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可能出现的脱节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战略延误或行动受阻的情况。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蕴含着对历史现象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仲春望日予为社主诸公有不赴者是日无诗且散去雨中闷怀因取杜句继以唐宋人句集诗九律各志所感奉寄诗皆人所习闻者姓名故不列载萝石隐翁时在禹穴·其七海村麾使
自笑鄙夫多野兴,谩劳车马驻江干。
双双瓦雀行书案,片片轻鸥下急湍。
杏酪渐香邻舍粥,花枝欲动春风寒。
且看欲尽花经眼,明月明年何处看。
题茅泽民蟠松图为陈彦廉寿
太丘仙人初度日,高景山前览秋色。
才名不减郑广文,百年才过三之一。
长松卧地数百弓,全生不与社栎同。
苍髯鲐背冰雪操,根有虎魄燕支红。
茅君欲驾茅龙去,为貌蜿蟺入囊楮。
蟠桃再食河再清,迟子披图重延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