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题画景三十一首·其二十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杂题画景三十一首(其二十四)》,是明代文学家祝允明所作。诗人以溪边林木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见解。
首句“溪林元不择人清”,描绘了溪边树林的清净无暇,不论来者是谁,都能保持其原有的清幽。这里的“元”字,含有本来、原本的意思,强调了溪林的自然属性,不受人的影响。
次句“自少人来向此行”,进一步说明溪林长久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前来游历,即使人迹罕至,它依然保持着吸引人的魅力。
后两句“若使行人多此处,谢安何必有高情”,诗人假设如果这里人流量大,那么即使像东晋名臣谢安这样高雅的人物,也不一定需要有超凡的情操才能欣赏到这样的美景。这句诗暗含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以及对谢安这类人物的赞美,认为他们对美的欣赏并不需要过多的人气和世俗的热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溪林的清幽和对谢安的典故引用,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追求和对高洁品格的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