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
《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全文
隋朝 / 杨广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潮水(cháo shuǐ)的意思:潮水指海水的涨落,引申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春花(chūn huā)的意思: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景象,也可以指代年轻貌美的女子。

流波(liú bō)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涌动,波浪连绵不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夜江边的宁静与美丽。首句“暮江平不动”,以“平”字形容江面的平静,傍晚时分的江水仿佛静止不动,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春花满正开”一句,通过“满”和“正开”两个词,生动地展现了春天花朵盛开的景象,色彩斑斓,生机勃勃。

接下来的两句“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则运用了动态的意象,将静态的画面转换为流动的场景。江水带着月亮流向远方,仿佛月亮也在随波逐流;而潮水则带来了星星,暗示着夜晚的天空与江面的连接,星空与流水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夜景图。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明快,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隋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广

杨广
朝代:隋朝   生辰:569年-618年4月11日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华阴人(今陕西华阴)人,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麽。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公元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全隋诗》录
猜你喜欢

胡廷晖画

画师我识吴兴胡,身长八尺苍髯须。

目光至老炯不枯,藻绘万象穷锱铢。

大儿十岁能操觚,小儿五岁能含朱。

得钱但供酒家需,时复纵博为欢娱。

魏公家藏《摘瓜图》,妙笔奚翅千明珠。

胡一见之神顿苏,以指画肚潜临摹。

落笔便与前人俱,祝融撑空阁道孤。

朝云暮雨相萦纡,中天碧瓦仙人庐。

下有桃源风景殊,鸡犬似是先秦余。

浔阳野客山泽臞,自从丧乱遭穷途。

幸逢治世容微躯,尧舜亦有巢由徒。

已办小艇长须奴,便欲往从渔父渔,江湖此境何地无。

(0)

松阴梦词

阳坡碧草秋芊绵,疏影漏衣团绿烟。

龙枝无声山日午,仙骨蜕空神悄然。

冰魂微回海山小,泠泠鹤语青林表。

俯视黄尘盖九州,悠悠凡梦何时晓?

(0)

题倪云林竹枝

南枝有高士,乃在延陵东。

清时不肯仕,灭迹云林中。

拂石坐萝月,弦琴写松风。

焚香诵黄庭,望云送归鸿。

门车常自满,尊酒无时空。

乘兴画沧洲,古人未为工。

干戈攘末路,白首随飞蓬。

名山乖始愿,羁游无所终。

赖有车武子,能哀阮籍穷。

倾壶醉陶令,辟堂延盖公。

流俗轻高贤,贫贱困豪雄。

孤凤混鸡群,野鹤摧樊笼。

岂乏梁鸿徒,不闻皋伯通。

吾将传遗逸,清芬千载同。

(0)

何楷读书堂

整棹泛澄湖,春物畅我怀。

前登何山岭,短策穷萦回。

晋代有高人,结屋临涧隈。

至今读书地,石磴不生苔。

幽踪去已久,遗构安在哉。

山僧依胜迹,下结莲花台。

乱来各飘荡,龙象亦倾颓。

乃知兴坏理,道俗俱可哀。

清风动岩壑,松声四山来。

只疑斯人存,遗韵尚徘徊。

我欲招其魂,举目但蒿莱。

临觞聊一酹,惆怅愧高才。

(0)

杂诗十一首并序·其二

右军怀逸民,向平悟《易》卦。

如何不决去,皆云待婚嫁。

区区儿女情,达士何足挂。

我今履其境,此语叵深讶。

嗟予丧乡土,旧业废耕稼。

连蹇五九年,玄发忽已化。

一女首甫笄,两男肩相亚。

依依向父情,款款接言话。

素怀归衡庐,顾此岂遑暇。

寒鸡翼其雏,鸤鸠均上下。

物性犹有然,人情谅难舍。

何当携幼稚,尽室腾远驾。

(0)

神弦曲

灵风飐旗日光黑,灯影半明斜照壁。

湘筠飒飒泣惨悽,翠裙香带兰叶齐。

跳梁绛鼠舞碧鸡,神鸦飞出寒烟啼。

纸钱啸火高悬树,千轮万骑登天去。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