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山余落日千峰紫;海泻遥空一气清”为对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首句“山余落日千峰紫”,运用了色彩对比的手法,将夕阳的余晖洒在千峰之上,使得山峦呈现出一片紫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这里的“余”字,不仅指夕阳即将消逝,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更替。
次句“海泻遥空一气清”,则转向了广阔的海洋,通过“泻”字生动地描绘了海水奔腾涌动,仿佛从遥远的天空倾泻而下的画面,展现出大海的浩瀚与力量。同时,“一气清”三字又强调了空气的清新与纯净,与前一句的紫色山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共同构建了一幅天地间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与海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宇宙奥秘的向往。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思考,是清代山水诗中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叠韵寿桂洲
天下奇才,算蛟龙、终不是池中物。
妙小文章惊海内,秀气降生东璧。
八柱擎天,三长冠世,节操逾冰雪。
神仙宰相,元来同是人杰。
同朝瑞霭茏葱,蓬莱阆苑,青鸟翩翩发。
报道桑田还变海,铜狄要看磨灭。
赤暑全消,金风初动,进贤冠上发。
况堪心事,一片长安秋月。
沁园春.送别李啸村
春雨如丝,假盖冲泥,访余板桥。
叹佯狂李白,思原无敌,工愁吴质,益用增劳。
水色萦窗,衣香满座,共倚河亭短烛烧。
惊心处,又蒲帆高挂,待趁新潮。黯然欲别魂消。
怅去住、难凭仗彩毫。
怕鱼笺三万,仅能涂抹,龙宾十二,只解诙嘲。
开府清新,参军俊逸,何日论文倒浊醪。
君思我,在秦淮十里,杨柳千条。
郑居贞自闽归歙往迎母因赋此饯别
书巢先生豪杰士,出自康成通德里。
平生显宦倾时流,声名勃勃秋涛起。
吁嗟时异事亦殊,而今老去将何如。
旧境萧条鞠荒草,梦魂常恋长林居。
季子归来问松菊,有意诛求结茅屋。
白云在望碧山高,愿学耕田在空谷。
当年小隐留武夷,读书奉母情愉怡。
文章久诧韩侍御,赠言贵比珊瑚枝。
斓斑綵衣耀晴日,皎皎照人冰雪质。
潘舆远导千里途,陟屺何须惮行役。
愿言早见登归程,故园景物关幽情。
竹林有约久相待,煮茶空听松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