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释守卓的《除夜》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光流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首句“密携光景共因循”,描绘了时光与景物的紧密相随,如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时间的微妙互动,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是不可阻挡的自然规律。次句“谁为俱忘是要津”,则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在时间的长河中,什么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这里“要津”可以理解为人生的关键选择或目标,引人深思。
后两句“毫发不移人自老,看看啼鸟报芳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第一句“毫发不移人自老”强调了岁月的无情,即使个体意志坚定,也无法阻止生命的自然衰老过程。第二句“看看啼鸟报芳春”则以春天的来临和鸟儿的啼鸣作为象征,寓意着自然界的新陈代谢和生生不息,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循环往复和希望的存在。通过对比人与自然,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短暂而美好的感慨,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和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沈㯉翁姚薏田沈积山诸先生含叔七兄登南屏诣壑庵观磨崖隶书家人卦傍晚泛湖而归
夙昔抱微尚,溪山嗜幽讨。
况兹风日佳,招携得朋好。
芒鞋蹋白云,人影乱芳草。
夹道繁荆榛,到门荫松筱。
略彴自逶迤,清泉一泓绕。
何年峦翠中,凿此金鱼沼。
阇黎揖迎宾,骨相清且老。
坐我青豆房,净域尘不扰。
石鼎煮新茶,山厨饭香稻。
乘兴入岩洞,缭曲景幽窅。
须臾缘磴上,如行众树杪。
快观磨崖碑,笔势最夭矫。
云是涑水书,前辈每稽考。
岁久苔藓侵,拂拭劳手爪。
悔不响拓归,装潢成墨宝。
斜阳闻寺钟,出谷循故道。
鼓棹向中流,舟轻疾于鸟。
烟水何濛濛,云峰殊杳杳。
回首望南屏,断塔挂林表。
《同沈㯉翁姚薏田沈积山诸先生含叔七兄登南屏诣壑庵观磨崖隶书家人卦傍晚泛湖而归》【清·朱方蔼】夙昔抱微尚,溪山嗜幽讨。况兹风日佳,招携得朋好。芒鞋蹋白云,人影乱芳草。夹道繁荆榛,到门荫松筱。略彴自逶迤,清泉一泓绕。何年峦翠中,凿此金鱼沼。阇黎揖迎宾,骨相清且老。坐我青豆房,净域尘不扰。石鼎煮新茶,山厨饭香稻。乘兴入岩洞,缭曲景幽窅。须臾缘磴上,如行众树杪。快观磨崖碑,笔势最夭矫。云是涑水书,前辈每稽考。岁久苔藓侵,拂拭劳手爪。悔不响拓归,装潢成墨宝。斜阳闻寺钟,出谷循故道。鼓棹向中流,舟轻疾于鸟。烟水何濛濛,云峰殊杳杳。回首望南屏,断塔挂林表。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4967c6ae9687d70741.html
古北口迤南一带群山秀峙松栝特盛
我行趋而东,朝晖射我西。
群峰侧面出,云气高不低。
其下覆松栝,寒重翠屡迷。
残雪时一片,皎若孤鹤栖。
茅屋四五家,樵汲相提携。
风吹斧声堕,林束炊烟齐。
不谓塞上山,有此物外蹊。
冥冥若相系,迹往神为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