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通判断桥图·其二》全文
- 注释
- 笋舆:竹制的小轿。
岌岌:形容竹轿摇晃的样子。
浪波:江水的波浪。
沄沄:形容水流声或波浪翻滚的样子。
无恼:没有烦恼或困扰。
观者:旁观的人。
伤神:感到心神不宁或悲伤。
- 翻译
- 桥上的竹轿摇晃不定,
桥下的江水波涛汹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桥上竹制的小车(笋舆)摇晃不定,桥下的江水则波涛汹涌。诗人通过"岌岌"和"沄沄"这两个形容词,形象地刻画了画面的动态感。他感受到的是行人在桥上的平稳与自在,"但觉往来无恼",只觉得来去自如并无烦恼。然而,诗人却未言明,这平静景象的背后,对于岸边观者来说,可能引发了深深的忧虑或感叹,"不知观者伤神",暗示了观者可能对行车者的安危有所牵挂。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生活表面平静下潜在风险的微妙洞察,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牵动的细腻描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凤凰山泉石胜绝去城无几里而前此未有知者偶因休吏与文中良器二士访寻得瑰奇卓绝之观于荆棘草莽间相顾大笑因崇基趾筑亭榭疏泉甃池为登临啸咏之地九月二十五日游陟归夜作小诗十首·其三
结宇南溪领老潜,东亭复构半空檐。
书棋文义惭朱异,独向云山号不廉。
次韵郑维心游西余山
云巘瑰奇甲震州,不须幽境更旁搜。
从来知是通侯国,此段方从胜客游。
闰岁春迟空水树,雨时溪涨失沙洲。
吾衰久矣欲何适,更为前山一上楼。
顾余峰好锁云烟,入寺窥临信所传。
衣袒右肩从衲子,屐除前齿陟山巅。
一杯相属真宜釂,四者难并偶幸全。
亭号弄云谁作记,紫枢当日笔如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