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四首·其四张璞庵万竿烟雨》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敦敏所作的《题画四首》中的第四首,题为“张璞庵万竿烟雨”。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墨画景象,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画家张璞庵笔下那千寻之尺的绿色竹林,在烟雾缭绕中若隐若现,仿佛在秋夜的寒窗前,让人误以为是潇潇细雨飘落的情景。
“尺幅绿千寻”,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形容竹林的广阔与深邃,一尺的画幅上却能展现出千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的绿色,可见画家技艺高超,能够将无限的自然景观浓缩于有限的空间之中。
“苍茫烟欲吐”,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氛围。苍茫二字,既指出了竹林的辽阔无垠,也暗示了烟雾的弥漫,仿佛要从画中溢出,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层神秘而朦胧的色彩。
“秋夜对寒窗,疑堕潇潇雨”,最后两句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将观画者置于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情境中——秋夜,对着寒窗,当看到这幅充满烟雨气息的竹林画卷时,不禁产生了错觉,以为真的有细雨在窗外飘落。这种由视觉引发的听觉联想,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也让读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体验到一种超越画面本身的意境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画面细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寄托,展现了中国古典绘画与文学艺术相互融合的魅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