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宰名方振,为儒志竟违。
花县尘生席,琴堂月掩扉。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张令尹离世的深切哀悼与怀念。首句“作宰名方振”,赞扬张令尹在任时名声显著,展现出其卓越的治理才能和声望。然而,“为儒志竟违”一句转折,暗示了张令尹虽有儒家的理想与抱负,最终却未能实现,可能暗含着仕途上的遗憾或未尽之志。
接下来的“鵩从官舍集,鹤向海天飞”两句,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鵩鸟是古代传说中预示死亡的不祥之鸟,出现在官舍,象征着张令尹的去世;而鹤向海天飞,则可能象征着灵魂的解脱与自由,或是对张令尹高尚人格的赞美与怀念。
“花县尘生席,琴堂月掩扉”描绘了张令尹去世后,其曾经工作生活的地方变得寂静与荒凉,花县的席上积满了灰尘,琴堂的门扉被月光轻轻覆盖,营造出一种凄清与哀伤的氛围,进一步强调了失去这位贤者的悲痛之情。
最后,“伤心有难弟,函骨望东归”表达了对张令尹遗孀(或兄弟)的同情与哀思,以及对逝者遗骨东归的期待,既是对死者的一种慰藉,也是对生者的一种关怀与安慰。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意象,展现了对逝去官员的深切哀悼与缅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岧岧白杨树,上有悲风鸣。
夕阳下衰草,荒陇亦已平。
送君出城郭,怆恍难为情。
朝辞亲旧去,夕与野土并。
鬼车中夜嗥,天高月复明。
漠漠林烟霏,涓涓野水清。
贤达信难免,念此心骨惊。
几见陈死人,复得还家行。
古今迭相送,生存空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