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蜀 僧 去 尘 宋 /苏 洵 十 年 读 易 费 膏 火 ,尽 日 吟 诗 愁 肺 肝 。不 解 丹 青 追 世 好 ,欲 将 芹 芷 荐 君 盘 。谁 为 善 相 应 嫌 瘦 ,后 有 知 音 可 废 弹 。拄 杖 挂 经 须 倍 道 ,故 山 春 蕨 已 阑 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倍道(bèi dào)的意思:指一条道路分出两条,可以同时容纳两车行驶,比喻方法、途径等多样化,使事情的进展加倍,效果倍增。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肺肝(fèi gān)的意思:形容内心非常忧虑,痛苦不堪。
膏火(gāo huǒ)的意思:比喻财富或者资源的来源。
故山(gù shā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远离故乡的感受,也可以用来形容思乡之情。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善相(shàn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端庄美好,举止得体,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诗愁(shī chóu)的意思:形容诗人或文人的忧愁、忧伤情绪。
世好(shì hǎo)的意思:指对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极为满意,对世界充满好感。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为善(wéi shàn)的意思:指言行端正、品行良好,乐于助人,做善事的意思。
相应(xiāng yìng)的意思:相符合;相符合的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有知(yǒu zhī)的意思:有知表示有知识、有见识、有智慧。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拄杖(zhǔ zhàng)的意思:用手杖支撑身体行走
- 注释
- 十年:形容时间长。
膏火:比喻精力或心血。
尽日:整天。
肺肝:这里指内心深处。
丹青:绘画艺术。
世好:世俗的喜好。
芹芷:芹菜和芷草,象征清淡食物,也暗指自己的才华。
嫌瘦:被人嫌弃清瘦。
废弹:无须多言,意指无需过多解释。
拄杖:手杖。
挂经:挂着经书。
倍道:加倍赶路。
阑干:即将枯萎或采完。
- 翻译
- 十年研读《易经》耗尽心力,整天吟诵诗歌愁苦万分。
不懂绘画迎合世俗喜好,只想把芹菜和芷草献给你尝尝。
谁会欣赏我这清瘦之才?期待未来有知己能理解我无需多言。
手持拐杖挂着经书,行走要加倍努力,因为故乡的春蕨已经快要采完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知识的渴望。"十年读易费膏火,尽日吟诗愁肺肝"表明诗人长时间研读《易经》,并且每天吟诵诗歌,到了一种心力交瘁的地步,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刻苦钻研,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忧虑和对知识的追求。
"不解丹青追世好,欲将芹芷荐君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美好的东西无法理解,只能通过简单的野菜来比喻自己想要推荐给朋友的珍贵事物,这里的"芹芷"象征着纯洁和高洁,是对友情的一种赞美。
"谁为善相应嫌瘦,后有知音可废弹"诗人感慨于难以找到真正能理解自己的人,即使是善良的朋友,也可能因为身体瘦弱而感到担忧。"后有知音"则表明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只要有人能够懂得自己的音乐(比喻心灵的交流),即便是废弃了的琴也愿意再次拨动。
"拄杖挂经须倍道,故山春蕨已阑干"则描绘了一位僧人手持禅杖,一路行走在山间小径,这里"故山"指的是僧人的旧居,而"春蕨"则是山中常见的野菜,"已阑干"意味着春天即将过去。这一段落充满了对自然和出世离俗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找心灵寄托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迈陂塘.题三瑛翰墨
问闽江、几重云水,伊人知在何许。
小楼相伴惟形影,冷落丸熊情绪。清节苦。
想烟断灯昏,破壁吟风雨。孤怀谁语。
有郑母高标,黄媛淑范,结作岁寒侣。谋生处。
分付残煤断楮。愁心腕底如诉。
将军雅抱琴书癖,搜索画图诗句。染毫素。
把松竹梅花,写幅三清谱。柏舟有赋。
看艺苑芳踪,戟门盛事,不休共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