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双 峰 驿 明 /徐 勃 暮 色 满 汀 洲 ,鸣 蝉 树 树 秋 。柝 声 闻 雉 堞 ,灯 影 辨 渔 舟 。千 涧 通 桥 路 ,双 峰 夹 驿 楼 。流 波 与 客 意 ,日 夜 两 悠 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灯影(dēng yǐng)的意思:指灯光映照下的影子,比喻短暂的存在或虚幻的事物。
客意(kè yì)的意思:指客人的意思或意见。
流波(liú bō)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涌动,波浪连绵不绝。
鸣蝉(míng chán)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感受。
暮色(mù sè)的意思:指天色渐暗,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用来比喻事物接近结束或走向衰落的状态。
桥路(qiáo lù)的意思:桥路是指搭建起不同地方之间的联系或沟通的途径或手段。
日夜(rì yè)的意思:日夜指的是白天和黑夜,常表示时间连绵不断,不分昼夜。
声闻(shēng wén)的意思:声音传闻到耳朵中,指消息传达出去。
汀洲(tīng zhōu)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处于危险或困境之中。
驿楼(yì lóu)的意思:指古代驿站中的楼阁,也用来形容高大的建筑物。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渔舟(yú zhōu)的意思:渔舟指的是渔民的船只,也常用来比喻平凡而朴实的生活。
雉堞(zhì dié)的意思:指城墙上的雉堞,比喻坚固的城墙或堡垒。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徐勃的《双峰驿》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江边景象。"暮色满汀洲",诗人以黄昏时分的苍茫暮色渲染了整个汀洲,给人以宁静而略带寂寥之感。"鸣蝉树树秋",通过蝉鸣声点出季节为秋季,增添了萧瑟的气氛。
接下来的两句"柝声闻雉堞,灯影辨渔舟",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场景。柝声,即打更的声音,穿透夜色,传到城墙上(雉堞),显示出城市的边界;而渔舟的灯光在江面闪烁,暗示着水路的繁忙和旅人的行踪。
"千涧通桥路,双峰夹驿楼",诗人描绘了山涧与桥梁交织的路途,以及双峰之间矗立的驿站楼阁,展现了地理环境的壮丽和旅途中的便捷。
最后两句"流波与客意,日夜两悠悠",将视线转向江流,寓言般地表达了旅人的心境——江水的流淌与客人心中的思绪相互映照,昼夜不息,流露出一种长久的离愁别绪和对未知旅程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双峰驿周边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旅途中的孤独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暮秋舟次南皮故人太末赵宗鲁以别驾经略河渠邀集行馆话旧并命小奚拨阮放歌酣畅达曙即席赋赠二章·其二
促膝谈心宛故庐,雕栏香阁夜踌躇。
千家海色尧封近,九派河流禹凿馀。
啸引雄风来大陆,歌延明月下前除。
腰间漫诧虔刀在,咫尺甘泉揽佩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