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思叔题贫乐图》全文
- 翻译
- 大儿子因为饥饿无法专心读书,小儿子忍受寒冷皮肤上都起了冻疮。
即使妻子有裤子却没有一件夹衣,也不敢因此就降低自己的身份去乞求他人。
- 注释
- 大儿:长子。
阻饥:因饥饿而受阻。
颇废书:几乎停止了读书。
忍寒:忍受寒冷。
粟生肤:皮肤上生出冻疮。
妇:妻子。
裈:裤子。
襦:短袄,夹衣。
缘此:因为这个原因。
相庸奴:像奴隶一样乞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户贫穷家庭的境况,通过对比来表达了家中的困苦和母亲的无奈。首句“大儿阻饥颇废书”指的是大儿子因为饥饿而无法专心学习,甚至连书也不再翻阅,这反映出家庭生活已经非常拮据,不仅吃不饱,还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业。
接着,“小儿忍寒粟生肤”则形象地展示了幼小的孩子在严冬中忍受着饥饿和寒冷,皮肤上甚至能看到因为营养不良而凸起的粮粒,这是对贫困生活最直观的描绘。
第三句“妇纵有裈无一襦”揭示了家庭中母亲的处境,即便她手头上还有些布料(裈),但也没有一件完整的衣物可以穿着。这不仅是对家庭贫困的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家中的女性在这种困境下仍然要尽力维持生活。
最后,“不敢缘此相庸奴”则表达了母亲虽然极度无奈,但依旧坚守尊严,不愿意因为这些困难而去乞讨或做出违背自尊的事情。这句诗流露出一种悲壮与坚强,展现了古代女性在逆境中所表现出的高贵品格。
这首诗通过对家庭成员生活状况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深切的同情和对贫困生活的揭露,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底层民众命运的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