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静晴郊回,山明宿雾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时分,自然景色由阴转晴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从宁静到明亮的变化过程。
首句“川静晴郊回”,描绘了河流在晴朗的郊野中静静流淌,呈现出一种平和与宁静之美。这里的“川”指的是河流,“晴郊”则指晴朗的郊外,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感觉。
接着,“山明宿雾收”一句,将视线转向远处的山峦。在经过一夜的雾气之后,清晨的阳光驱散了雾气,使得山色更加鲜明,展现出一种清新与活力。这里通过“宿雾”的收散,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自然界中变化的规律。
“空庭来返照”描绘的是庭院在夕阳余晖中的景象。随着太阳逐渐西下,其光线照射到庭院中,使得原本空旷的庭院充满了温暖的光芒。这句诗通过“返照”二字,巧妙地传达出夕阳余晖给人们带来的温馨与希望。
最后,“惆怅一登楼”表达了诗人站在楼上所感受到的情绪。在欣赏完如此美丽的自然景色后,诗人或许因为美景触发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心中涌起了一丝淡淡的忧伤与惆怅。这句诗以“登楼”为背景,通过“惆怅”二字,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一幅秋日傍晚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引人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李将军
李将军,七尺身,丈八矛,生来骨相当封侯。
锦袍白马如流电,一岁长安一相见。
不扫边尘向朔庭,空随汉月归乡县。
李将军,雄且英,山东塞北咸知名。
嗣忠堂前世泽远,且读父书调母羹。
君不见长杨羽骑如云集,天子勤边方好兵。
海塘谣
田于何所,靳公之塘。公今何在,我田我耕。
昔公未来,潮齧我堤。浩浩洪流,浸我稻畦。
公之来兮志何壮,稽天之浸身以障。
楗以木,填以壤,隐然长虹横海上。
潮安流,田有秋,温人饱饭卧且收。
靳公靳公胡不留。
稽山摧,潮水歇,靳公之名乃可灭。
江南柳
江南柳,江南柳,春风袅袅黄金丝。
江南柳,年年好,江南行客归何时?
苍海茫茫波万丈,乡关远在天之涯。
天涯之人日夜望归舟,坐对落花空长叹。
但识相思苦,那识行人行路难。
人生莫作远游客,少年两鬓如霜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