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曹秋岳》
《寄曹秋岳》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别来犹见兴飞扬雅事曾归布政堂。

亲入水岩寻子砚,自开山篓拣生香

湖梅梦破多多蕊,代雁书稀一一行。

诗体更知无敌甚,戟门看试挽弓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来(bié lái)的意思:不要再来

布政(bù zhèng)的意思:指掌握政权,担任官职,管理国家事务。

代雁(dài yàn)的意思:代替雁鸟,比喻替人传递消息或传递某种信息。

多多(duō duō)的意思:很多,许多

飞扬(fēi yáng)的意思:形容充满自信、精神饱满、气势磅礴的样子。

戟门(jǐ mén)的意思:指能够阻止进攻、保护安全的大门或关键位置。

开山(kāi shān)的意思:指开辟山势,也泛指开辟或创建事业。

梦破(mèng pò)的意思:梦想破灭,希望落空

生香(shēng xiāng)的意思:指事物散发出香气或芬芳的味道,也可以形容事物具有吸引力和魅力。

诗体(shī tǐ)的意思:指文学作品以诗歌形式表达的一种文体。

挽弓(wǎn gōng)的意思:指准备发动战争或进行斗争。

无敌(wú dí)的意思:没有对手,无可匹敌

雅事(yǎ shì)的意思:指高雅的事物或文化活动。

雁书(yàn shū)的意思:通过书信传递信息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一行(yī xíng)的意思:一行指的是一排或一行人或物,也可以表示同一行业或同一职业的人。

鉴赏

这首诗《寄曹秋岳》由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首联“别来犹见兴飞扬,雅事曾归布政堂”,以“兴飞扬”形容别后对友人风采的怀念,同时暗含了友人过去在官场上的雅致风范,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巧妙融合。

颔联“亲入水岩寻子砚,自开山篓拣生香”,通过具体的行动——亲自去寻找友人的文房四宝,以及挑选香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的关心与对友情的重视,同时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兴趣爱好。

颈联“湖梅梦破多多蕊,代雁书稀一一行”,以湖边梅花的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友情的不易维持,同时以“代雁书稀”表达了通信的减少,进一步强调了距离和时间对友情的影响,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感到绝望,而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

尾联“诗体更知无敌甚,戟门看试挽弓强”,诗人自信地表示自己在诗歌创作上无人能敌,并且期待在友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既是对友情的承诺,也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清平乐

十三年纪。双眼明秋水。记得那回灯影里。

替把鬓丝扶起。小名唤作琼仙。荑柔爱拨么弦。

伴取张星一个,夜深墙角东边。

(0)

暗香.舟中次叔由韵,寄内子汝南君

一重水碧。又一重山影,蘸成愁色。

暗罥湘烟,薄暝篷窗乱丝织。料得楼头倦倚。

盼天际、雁声寥寂。只衫晕、那角阑干,菊影峭寒逼。

休忆。更漏急。恁锦帐泪痕,渍透瑶席。

残脂镜里,染作湘波断虹湿。

怅望仙源路远,空寄意、江鳞一尺。

镇此际,凄绝语,瘦鸳听得。

(0)

浣溪沙.阅彊村词,忆及望予南归,悬榻以待者经岁,中间数寄词相问,凄然有作

花径冥冥取次行,旧盟全负甚心情,爇香灰尽也须惊。

悬榻经年虚望眼,寄声几度费吟魂。

人天留影一彊村。

(0)

惜黄花慢.同彊村老人作

托命孤芳,剩十年魂梦,长绕伊行。

小廊回处,凤城西畔,几回烛底,仔细秋妆。

当时一笑天能妒,便拚断、故国遗香。

枉断肠,寒畦生事,检点苔荒。

移根瘦损堪伤,更一枝轻折,长惹思量。

旧尘在眼,只馀清泪,佳期注脚,偏是斜阳。

人间原有相逢事,漫羞晕、憔悴容光。

正夜长,背灯添影凄凉。

(0)

如梦令

寂寞江山如睡。关塞祖龙难闭。

平野入东风,一夜绿芜千里。如此如此。

大地所馀无几。

(0)

菩萨蛮·其六纪别

海棠结束红星小,博山烟涩香灯悄。

风起暗花飞,开门宝马嘶。梦长春夜短。

翠被熏香暖。门外草连空,乱山残月中。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