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到湘西寺,高台得暂凭。
《送许子礼漕湖南》全文
- 翻译
- 期待着郎君能够有所作为,漕运事务也需要他的才能。
湖边年年歉收,汉水边却常有新的希望兴起。
首要的是让军队充足粮食,教化百姓需要长期努力。
每当时机来临,我就会去湘西的寺庙,站在高台上稍作休息。
- 注释
- 为郎:期待的郎君。
望:期望。
漕务:漕运事务。
复需能:再次需要才能。
湖外:湖边地区。
频无岁:常常歉收。
汉傍:汉水边。
连有兴:常有新的希望。
足兵:使军队充足。
一饱:充足粮食。
化俗:教化风俗。
三登:长期努力。
时到:时机来临。
湘西寺:湘西的寺庙。
高台:高处的平台。
暂凭:暂时倚靠。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嵲所作,名为《送许子礼漕湖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远行的担忧。
“为郎端有望,漕务复需能。” 这两句表明作者对于朋友即将展开的事业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强调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里的“端”字用得十分精妙,它不仅指物体端正,也隐含着对友人品格端方、为人的美好品质。
“湖外频无岁,汉傍连有兴。”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映射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足兵先一饱,化俗迟三登。” 这两句则是对友人即将面临的旅途生活提出的祝愿。“足兵”指的是准备充分的人,“一饱”意味着满足、充实;“化俗”则指通过教育或其他手段改变民众的习俗和风气;“迟三登”则是希望友人能够有所收获,逐步实现目标。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朋友工作成效的殷切期望。
“时到湘西寺,高台得暂凭。” 最后两句则描写了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时到”表明到了某个时间节点,“湘西寺”可能是指一种特定的地点或心灵寄托;“高台”象征着高瞻远瞩的视角和境界;“暂凭”则意味着短暂停留,享受片刻宁静。这里诗人似乎在表达,即使是在忙碌和奔波中,也要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寄托。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更透露出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宁静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