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得五清先生消息尚客澧州怅然有怀作诗六首·其二》
《得五清先生消息尚客澧州怅然有怀作诗六首·其二》全文
明 / 何景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昔遇南来客,曾传北寄声

飘零百口留滞孤城

泽畔骚人兴,周南太史情。

高地仍远,御谤竟谁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口(bǎi kǒu)的意思:形容众多人口,表示人数众多。

高地(gāo dì)的意思:高地指地势较高的地方,也比喻地位高的人或事物。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寄声(jì shēng)的意思:用书信或口信传达消息或问候。

来客(lái kè)的意思:指来访的客人。

留滞(liú zhì)的意思:停滞不前,无法前进或发展。

飘零(piāo líng)的意思:形容无所依托,四处漂泊、流浪。

骚人(sāo rén)的意思:形容言行轻佻、放荡不羁的人。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周南(zhōu nán)的意思:周南是指南方地区,也可以引申为南方地区的意思。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景明所作,表达了对友人五清先生的思念和自己身处澧州的孤独心境。首句“昔遇南来客”回忆与五清先生的初次相遇,接着“曾传北寄声”暗示了他们之间的通信往来。诗人感慨自己“飘零携百口”,流寓在偏远的澧州,生活艰辛,身边只有孤城相伴。

“泽畔骚人兴”借用屈原在泽畔的典故,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文学创作的共鸣。而“周南太史情”则可能暗指五清先生的才情如同《诗经》中的太史,记录历史,传递文化。最后两句“天高地仍远,御谤竟谁明”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牵挂,以及在舆论纷扰中寻求公正理解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叙事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身处逆境时的思考。

作者介绍
何景明

何景明
朝代:明   号:白坡   籍贯:又号大复山   生辰:1483~1521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
猜你喜欢

涂子野九岁子名驹字千里戏作绝句·其二

碌碌为生笑阿奴,九龄重见此英雏。

千回健走非黄犊,一洗群空定白驹。

(0)

胥口

江阔卧人影,山长送马蹄。

渚莲红尚敛,沙草翠相迷。

高树藏云直,疏篁压雨低。

酒醒浑不记,端是武陵溪。

(0)

绝句二首·其一

谁倚黄旗唤阿瞒,令君终作可怜人。

萧然惟有鹿门老,不带孙刘一点尘。

(0)

别黄伯成

常恐微言将遂绝,江南耆旧复知名。

身从妙喜国中出,脚踏毗卢顶上行。

觉我向来闻道晚,识公真处大僧生。

相思莫谓山川阻,千里同游聊□□。

(0)

向文刚读书斋试双井茶有怀黄超然

黄蜡青沙未破封,已知双井社前烘。

一丘风味极不浅,万顷烟波兴不穷。

东晋书斋颓压后,西湖山色有无中。

危栏杰阁明人眼,独觉登临欠此公。

(0)

寄胡邦衡兼简陈佥判黄书记

斯文久寂寞,谁应擅雕龙。

万事问伯始,今复得此公。

涛澜翻笔舌,锦绣蟠心胸。

平时吐佳句,逸气如长虹。

制策收俊异,行当推选锋。

元龙湖海士,江夏无双童。

词彩俱秀出,春葩发青红。

铿锵排律吕,纯音玉琤琮。

草木吾臭味,坐隔神螺峰。

遥闻玉荆产,长松想清风。

安得奋馀勇,提戈噪其中。

且愿试音响,径须撞巨钟。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