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犊迎晨出,花村东未晞。
春鸠鸣晓树,落月摇桑枝。
锄声惊虫蛰,笠纠飘东菑。
白水(bái shuǐ)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杂质或添加物的纯净水,也比喻纯洁无暇的品质或人。
抱膝(bào xī)的意思:指坐下来时把膝盖抱住,形容坐得很高兴或者伤心。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草绿(cǎo lǜ)的意思:形容植物或景色的颜色非常绿,非常鲜艳。
当世(dāng shì)的意思:指现在的时代、当前的社会。
东菑(dōng zī)的意思:指在东方的菑田,比喻在东方偏僻地方的荒地或贫瘠之地。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富贵(fù guì)的意思:指财富和地位的富裕和高贵。
妇姑(fù gū)的意思:指妇女之间的亲戚关系。
和风(hé fēng)的意思:指温和、和善的风格或氛围。
鸡栖(jī qī)的意思:比喻依附在别人身上,没有自己的主见和能力。
稼穑(jià sè)的意思:稼穑是一个古代农业用语,指农作物的丰收和收获。在现代汉语中,稼穑也用来形容工作或生活的顺利和成功。
馈饟(kuì xiǎng)的意思:提供食物和饮料,满足人们的需求。
来致(lái zhì)的意思:来自、源自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茅茨(máo cí)的意思:茅茨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住所简陋、破旧不堪。
漠漠(mò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农夫(nóng fū)的意思:指农民或农业工作者,也用来形容勤劳、朴实、勇敢的人。
勤劬(qín qú)的意思:勤劳努力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食力(shí lì)的意思:指吃饭的力气,也用来形容人的胃口或食欲。
四体(sì tǐ)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懒散,不勤奋努力。
孙儿(sūn ér)的意思:指儿子或女儿的儿子,也泛指后代。
田家(tián jiā)的意思:指农村家庭、农户;也用来形容家境贫寒、生活简朴。
天壤(tiān rǎng)的意思:形容差距极大,天地之间的差别。
土膏(tǔ gāo)的意思:指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毋乃(wú nǎi)的意思:不是,不要
无逸(wú yì)的意思:没有安逸,指没有闲暇、没有安闲的时光。
先畴(xiān chóu)的意思:先行的农田;先开垦的土地。
枵腹(xiāo fù)的意思:指饥饿到极点,非常饥饿。
秀色(xiù sè)的意思:形容美丽绝伦,色彩鲜艳。
烟火(yān huǒ)的意思:烟火是指烟雾和火焰,也用来比喻世间的红尘繁华和短暂的美好。
依依(yī yī)的意思:形容依恋不舍,情意绵绵。
迎晨(yíng chén)的意思:迎接早晨的到来
致词(zhì cí)的意思:以言辞表达敬意或感谢。
中夜(zhōng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中间时刻,也指深夜。
日月如梭(rì yuè rú suō)的意思:时间飞逝,比喻时光流转迅速。
这首清代邓廷哲的《春田即事》描绘了春天乡村田园的生动景象。首联“春郊芳草绿,土膏初动时”展现了春回大地,草木繁茂,土壤开始苏醒的生机。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田家依稼穑,中夜理镃基”描绘农人勤劳耕作,夜晚还在修理农具的场景。
“驱犊迎晨出,花村东未晞”写清晨农夫赶着牛群出门劳作,村庄东方的阳光还未完全升起。诗人又通过“春鸠鸣晓树,落月摇桑枝”描绘了鸟鸣花开、月落桑枝的宁静画面,富有诗意。
“锄声惊虫蛰,笠纠飘东菑”则细腻地刻画了农夫锄地的声响惊动了冬眠的昆虫,戴着斗笠的身影在田野间移动。接下来,“新塍映白水,漠漠光参差”描绘了田埂倒映在清澈的水中,光影交错的美景。
“良苗怀秀色,和风陌上披”赞美了作物茁壮成长,春风轻拂,田野一片繁荣。然后转向日常生活,“妇姑馈饟黍,依依来致词”,描绘了农妇们互相馈赠食物,温馨交流的场景。
最后,“风露欺枵腹,四体毋乃疲”表达了农夫们虽然辛苦,但面对生活的困苦毫无怨言。“富贵劳益甚,农夫食力微”对比了农夫与富贵人家的生活,揭示了农人的辛劳。全诗以“暮归鸡栖埘,烟火出茅茨”结尾,描绘了傍晚归家,炊烟袅袅的田园生活,以及农夫在林下教孙子的闲适时光。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清代农村生活的艰辛与宁静,体现了诗人对农耕文化的深深敬意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树掩疏篱,花园密坐,栖迟半亩芳园。
几日重来,已惊梅叶阴圆。
海棠枝上胭脂淡,点客衣、飞雪翩翻。
暗销凝、拥髻含情,强自扶妍。
闭门长与薰炉守,甚番风偷递,春已堪怜。
宿雨难收,依然留住春寒。
惜春刻意仍多负,漫等閒、轻送年年。
且开怀、小聚为佳,随分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