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石》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三 品 石 宋 /王 安 石 草 没 苔 侵 弃 道 周 ,误 恩 三 品 竟 何 酬 。国 亡 今 日 顽 无 耻 ,似 为 当 年 不 与 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三品(sān pǐn)的意思:三品是指官员的等级,也用来形容人的品行或能力有三种级别。
为当(wéi dāng)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做出不择手段的行为,常常指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他人感受,不择手段地去追求目标。
误恩(wù ēn)的意思:因为错误的恩惠或善意而带来麻烦或不幸。
无耻(wú chǐ)的意思:指一个人行为不道德、无羞耻心、不顾廉耻。
与谋(yǔ móu)的意思:与人合谋,共同策划。
- 注释
- 苔侵:青苔侵蚀。
弃道:废弃的道路。
误恩:错误的恩惠,指非分的恩宠。
三品:古代官阶中的第三等级。
顽无耻:顽固且不知羞耻。
当年:过去。
不与谋:没有参与密谋。
- 翻译
- 荒草掩盖了废弃的道路四周,曾经的恩典三品如今又该如何报答?
国家已亡,现在的人们变得厚颜无耻,仿佛是为了当年没有参与密谋而感到庆幸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对国家沦丧的哀叹和个人忠诚的坚持。诗中的“草没苔侵弃道周”描绘了一种荒废与毁坏的景象,反映出作者对于国土沦丧、道路破败的忧虑。“误恩三品竟何酬”则表达了个人对于国家的忠诚和报效之心,即便是身为高官,也不知如何向国家尽忠。
“国亡今日顽无耻,似为当年不与谋”两句深刻地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灭亡的痛惜以及个人的无力感。这里的“顽无耻”指的是国家覆亡之时,个人无法做出任何改变,只能感到羞愧和悔恨。“似为当年不与谋”则是在反思,如果当初能够参与国家大计,或许能避免今日的悲剧。
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个人无力的深切感慨。王安石在诗中展现了他作为政治家的忠诚和责任,以及作为文学家的深刻内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