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苏髯仙,遥年此系艇。
云昔曾执戈,放下屠刀猛。
不以(bù yǐ)的意思:不把...视为
不系(bù xì)的意思:不关心,不在意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点缀(diǎn zhuì)的意思:装饰、衬托,使事物更加美好。
放下(fàng xià)的意思:指放弃、不再计较或不再执着于某事物或某种情感。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佛氏(fó shì)的意思:佛教的教义和精神。
孤亭(gū tíng)的意思:形容孤单独立,无人相伴的景象或境地。
观民(guān mín)的意思:观察人民,了解民情。
回望(huí wàng)的意思:回顾过去,回忆往事。
来缘(lái yuán)的意思:缘分来自于前世的因果关系,指两人或事物的相遇和关联是有其宿命因素在内的。
临幸(lín xìng)的意思:指皇帝或高官拜访下属或平民百姓。
流苏(liú sū)的意思:指物体下垂的部分,也比喻人物的品质或形象。
念佛(niàn fó)的意思:指虔诚地念诵佛号,表示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敬重。
前途(qián tú)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或前景。
强项(qiáng xiàng)的意思:指某个领域或方面的优势、特长。
清警(qīng jǐng)的意思:
(1).机智敏锐。《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卢 清警明理,百鍊不消。”《晋书·王亮传》:“﹝ 王亮 ﹞少清警有才用。”《南史·柳盼传》:“后从祖弟 庄 清警有鉴识。”
(2).旧时帝王出行,清除道路,警戒行人。《艺文类聚》卷二十四引 南朝 梁元帝 《<忠臣传谏争篇>序》:“出则清警传路,处则凭玉负扆。”参见“ 清蹕 ”。
(3).清新而警策。 宋 苏轼 《送参寥师》诗:“新诗如玉雪,出语便清警。” 明 袁宏道 《叙姜陆二公同适稿》:“有以事功名而诗文清警者, 姚少师 、 徐武功 是也。”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一章一:“在过于朴实的无玄想的,囿于现实的境地里的作品中,忽然遇见了像 籍 ( 阮籍 )的:‘天地解兮六合开,星辰陨兮日月颓。我腾而上将何怀!’当然会很清警的游心于别一个天地之中的。”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深契(shēn qì)的意思:形容关系深厚,情意相投,互相理解的情谊。
首肯(shǒu kěn)的意思:表示同意或赞同。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烟景(yān jǐng)的意思:指烟雾弥漫的景色,形容景色美丽而朦胧。
遗迹(yí jì)的意思: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痕迹。
幽静(yōu jìng)的意思:安静、宁静,没有喧嚣和嘈杂声。
玉局(yù jú)的意思:指官员贪污受贿的行为。
玉带(yù dài)的意思:形容美女的腰身曲线优美,如玉带一般。
云影(yún yǐng)的意思:指云彩在日光照射下的阴影,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路过常州时,对舣舟亭及其周围环境的感慨与思考。诗中充满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首句“风流苏髯仙,遥年此系艇”以苏髯仙的典故开篇,引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舣舟亭所在之地曾经有人在此停泊船只的回忆。接下来,“遗迹至今传,以人不以境”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纪念胜过对物质环境的重视,强调了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流为佛氏宇,松竹颇幽静”描述了舣舟亭如今可能已变为佛教场所,四周松竹环绕,显得格外宁静。接着,“印公旧深契,玉带留堪省”提到了一位名叫印公的人与这里的深厚联系,以及他留下的痕迹值得后人深思。
“南来缘观民,讵为赏烟景”则转而讨论了人们南来的真正原因,不仅仅是欣赏风景,更有可能是为了观察民众的生活状态。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敞榭及孤亭,点缀备临幸”描绘了舣舟亭周边的建筑布局,以及它们在不同场合下的用途。接下来,“玉局强项人,想未必首肯”通过引用玉局的故事,表达了对坚持原则之人的敬意,但又暗示这样的坚持可能并不被所有人认同。
“山僧不解禅,念佛持清警”写出了山僧虽不懂禅学,却能通过念佛保持内心的清明与警觉。这体现了对简单生活态度的赞美。
“云昔曾执戈,放下屠刀猛”借用典故,表达了从战争到和平转变的深刻寓意,象征着人生的转折与觉悟。
最后,“乘舻就前途,回望崇情永”表达了诗人离开时的心情,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过去情感的深深怀念。“坡留我则往,不系閒云影”则以苏轼的诗句作为结尾,既是对前人的致敬,也暗含了自己前行的决心,不被外界事物所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还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与感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
四海文章伯。自雪堂人老,有谁当得。
馀子纷纷何足数,除是壶中仙客。
况夺得、秋光清彻。
笔下诗成愁鬼魅,更千军、侍帐看飞檄。
须信道,万人杰。胸襟浩荡乾坤窄。
向楼东吟笑,壮心谁识。
直渡黄河擒颉虏,吐尽平生奇策。
终不负、雄姿英发。
闻说九重飞紫诏,想鸣珂、早晚朝天阙。
鸿鹄举,楚天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