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松石(其一)》由宋代诗人刘跂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笔端陶冶不无神”,开篇即以“笔端”二字引出,暗示诗人以笔为媒介,将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的景致融合,创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这里的“陶冶”不仅指技艺的磨练,更蕴含着情感的熔铸和心灵的净化,展现出诗人艺术创作的深厚功底和独特视角。
次句“纸面流沙秋后云”,进一步描绘了画面的动态美。在纸上,仿佛流动着秋天过后残留的沙粒,它们如同云朵般轻盈飘逸,既形象地表现了沙子在纸面上的散落状态,又巧妙地将季节的变换与自然景观的流动感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
第三句“点破沙痕便成水”,转折中见奇思。诗人以“点破”这一动作,将静止的沙痕瞬间转化为流动的水,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也寓意着诗人通过艺术创作,能够将平凡的事物转化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展现出转化与创造的力量。
最后一句“一溪松石浪沄沄”,收束全诗,以“一溪”点明了自然景观的广阔与连贯,同时“松石浪沄沄”则生动描绘了溪流中松石交错、波浪翻滚的景象。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暗含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精神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创造力,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力量的颂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杨长卿任赣州知事
望郡推章贡,斯游趣不希。
风清王俭幕,春满老莱衣。
鲫沼迎秋月,螺亭览夕晖。
政成如有句,肯寄北鸿飞。
次韵卢赞元再喜雪
史君新诗来不绝,灿灿珠星联璧月。
黄堂旌旆晓排衙,喜见宾僚重贺雪。
寒儒茅屋补更穿,雪馀仍值江风颠。
拟招邻叟共一醉,斗酒十千愁费钱。
南枝又见新梅萼,试熨春衫冷难著。
飘零节物易惊心,常恐星星侵鬓脚。
东阁何当呼侍儿,蟹螯不妨左手持。
参陪后乘尽珠履,谁赋刘叉冰柱诗。
贺新郎·其一贺李簿生孙
甲子头春雨。知老天、净洗荆扬,十年烟雾。
夜半堕中星一颗,飞下五云深处。
帝亲敕、六丁呵护。
须信斯人为世瑞,非人龙、定是文中虎。
关世道,系天数。此儿殊怕人惊顾。
况当家、廷评为祖,大中为父。
料想廷评公一笑,笑对大中共语。
应自把、小程夸取。
会见九州熙白日,做状元、宰相荣门户。
年正少,四亲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