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笋供春馔,黄蕉入夏筵。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可是(kě shì)的意思:表示转折、对比关系,用于引出不同于前面所说的事实、情况或观点。
麦收(mài shōu)的意思:指麦子成熟并收割的季节,也比喻事物达到成熟或取得成功的时候。
南徼(nán jiǎo)的意思:指南方地区的人。也用来形容南方人的风俗习惯。
南方(nán fāng)的意思:指地理上的南方地区。
气候(qì hòu)的意思:指天气适宜,风和日丽,雨水适量,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上元(shàng yuán)的意思:指元宵节,也指元宵节时期。
所适(suǒ shì)的意思:适合于特定的条件或环境。
月尽(yuè jìn)的意思:指月亮快要落下或消失的时候。
正月(zhēng yuè)的意思: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是一年的开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闽南地区的独特气候与物产,展现了当地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活习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麦收与茶摘的时间节点,以及绿笋与黄蕉在饮食中的应用,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地方特色的画面。
“可是闽南徼,阳多气候先”,开篇点明地点,闽南地区因地理位置靠近热带,阳光充足,气候温暖,为后文描述提供了地理背景。
“麦收正月尽,茶摘上元前”,通过具体的农事活动,展示了闽南地区农业生产的特色。正月结束时麦子成熟,上元节(元宵节)前采摘茶叶,既体现了时间的精确把握,也反映了当地对农作物生长周期的深刻理解。
“绿笋供春馔,黄蕉入夏筵”,进一步描绘了当地的食材与饮食文化。绿笋作为春季菜肴的代表,黄蕉则是夏季宴席上的佳品,这些食材不仅丰富了餐桌,也体现了季节更替与地方特色。
“南方吾所适,久值亦相便”,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闽南的喜爱与适应,无论是短暂还是长期停留,都能感受到这里的宜人之处,流露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闽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农业生产、饮食文化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是一幅鲜活的生活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湖上送徐子与使君
别君金马门,逢君大河阳。
相看动惆怅,涕泪沾衣裳。
斗酒且为乐,清歌夜未央。
念子远行役,道路一何长。
严冬万木落,白露为玄霜。
摇落怆中怀,起视明月光。
携手复行行,南北各一方。
风波不自保,天地遥相望。
念此伤我心,对酒不尽觞。
愿为双黄鹄,与子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