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西别李崙》全文
- 翻译
- 陇右的长亭边,秋意正浓在古老的边塞。
不明白那流水为何发出呜咽声,向着西方独自流淌。
- 注释
- 陇右:指陇山以西地区,古代中国的西部边疆。
长亭:古代设在路旁用于休息和送别的亭子。
堠:古代边境上用于传递信息的土堡。
山阴:指浙江绍兴,这里借代北方的山地。
古塞:古代的边防要塞。
秋:秋季,暗示了季节和氛围。
呜咽:形容水流的声音悲切。
何事:为什么,表示疑问。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国辅的《渭水西别李崙》。诗中的意境淡远,情感低沉,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陇右长亭堠”,设定了一种边塞的氛围,长亭堠可能是古代军事设施的一部分,也许是在边疆地区用来守望的地方。这里通过“陇右”二字,就让读者联想到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边塞之地——陇右,这里有着悠久的边塞文化和丰富的情感寄托。
“山阴古塞秋”,则进一步描绘出一幅边塞秋景图。山阴,即山的北面,常因避暑而居;古塞,则是古老的边防设施,这里用来营造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孤寂感。“秋”字,更添了一份萧瑟与凄凉。
“不知呜咽水”,这里的“呜咽水”形象生动,传递出水流时细微的声响。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对远去往事的怀念。
“何事向西流”,这句话则是诗人的感叹,他不知道水为何向西流去,或许是在暗喻自己与友人的离别,也可能是在借自然景象抒发自己的情感,水的流向似乎也在无声地诉说着某种故事。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秋景的描绘,以及对自然声音的捕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留恋之情。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边塞生活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历史变迁中人们的情感流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新凉.钱奎卿见贻佳句,又为余莲因室稿作序,赋此以谢
耳熟清名久。数东皋、骚坛名士,君应居首。
健笔凌云谁得似,合称才量八斗。
定不让、当年欧柳。
何幸芜词劳染翰,赐题笺、敏速夸神手。
九天外,落琼玖。浣薇三复临窗牖。
好珍藏、袭之古锦,常携座右。
未学闺中何足道,下里声同瓦缶。
赖雅韵、冀传不朽。
自愧客途无以报,勉濡毫、敢步诗人后。
吟短句,代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