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愚上人宿天竺·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僧侣愚上人在天竺山中静谧的林泉间共宿的情景,展现了自然与禅宗精神的和谐交融。
首句“稽留峰北好林泉”,点明了地点在稽留峰北,此处风景优美,林泉相映,为后文营造了一个清幽脱俗的背景。接着,“珍重幽栖得所便”表达了对这种宁静生活的珍惜和满足,暗示了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安放的幸福感受。
“柏子烟中能宴坐”,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静谧与氛围的庄严。柏子烟指的是柏树燃烧时产生的烟雾,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宴坐则意味着悠然自得地静坐,不受外界干扰,体现了内心的平静与专注。这一句通过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烟雾缭绕、静谧祥和的林间,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想无馀习可攀缘”,则是对内心状态的深刻揭示。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想象自己已经摆脱了世俗杂念的束缚,不再受任何外在诱惑的影响,达到了一种心灵纯净、无欲无求的境界。这句话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环境的高度认同,也反映了他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状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与僧侣在天竺山中寻求心灵宁静的过程,以及他们对禅宗精神的领悟和实践。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内心世界纯净状态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