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公洞》
《张公洞》全文
宋 / 胡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一室是仙乡深岩石燕翔。

隔云青瑟转,拂水紫芝香。

滴露惊神冷,灵襟彻顶凉。

浮云应不远,衣袂好相将。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滴露(dī lù)的意思:形容水滴落下或露水凝结的声音。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好相(hǎo xiāng)的意思:形容好像、相似。

惊神(jīng shén)的意思:使人感到非常震惊或惊奇的事物或情况。

灵襟(líng jīn)的意思:指思维敏捷、聪慧灵巧的才智。

深岩(shēn yá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险象环生的境地。

石燕(shí yàn)的意思:石燕是指石头变成燕子,比喻人才出众,超凡脱俗。

仙乡(xiān xiāng)的意思:指仙境、仙界,也用来形容美好的家乡或理想中的居住地。

相将(xiāng jiāng)的意思:比喻彼此互相对待、相互交往。

岩石(yán shí)的意思:指坚固、稳定的事物或人。

衣袂(yī mèi)的意思:指衣袖,也用来形容衣袖飘动的样子。比喻人物的声望、威望或影响力。

紫芝(zǐ zhī)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品质高尚的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超凡的仙境景象。诗人以“一室是仙乡”开篇,巧妙地将居住之所比作神仙的居所,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的清逸氛围。接着,“深岩石燕翔”一句,通过燕子在岩石间飞翔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洞穴内的神秘与生机。

“隔云青瑟转,拂水紫芝香”两句,运用了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描写,云雾缭绕中,青色的琴声悠扬,仿佛是大自然的和谐乐章;而紫芝的香气随水波轻轻拂过,增添了几分仙气与宁静。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滴露惊神冷,灵襟彻顶凉”则通过露珠滴落的声音,以及心灵深处的清凉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宁静。露珠的冷意仿佛触动了心灵,使得诗人的心灵更加纯净,如同清澈的泉水一般。

最后,“浮云应不远,衣袂好相将”两句,以浮云为喻,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自然界的美好事物相伴相随的愿望。这里的“衣袂”,既指衣物,也象征着诗人的心灵,与自然界的美好事物相依相伴,寓意着心灵的自由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公洞内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胡宿

胡宿
朝代:宋   字:武平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胡宿(九九五~一○六七),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猜你喜欢

椒赞

椒之灌植,实繁有榛。薰林烈薄,馞其芬辛。

服之不已,洞见通神。

(0)

巴谣歌

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

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

(0)

梨花得红字

雪作肌肤玉作容,不将妖艳嫁东风。

梅魂何物三春在,桃脸真成一笑空。

雨细无情添寂莫,月明有意助丰融。

相如病渴妨文赋,想像甘寒结小红。

(0)

立夏前二日留春·其一

未见春光尽,依依在暮烟。

忍教花雨送,愁使柳风牵。

一日犹青帝,三朝即绛天。

流莺无限语,相约在明年。

(0)

平黎婺山赠庄参戎

登坛今日论谁雄,迅扫彝氛樽俎中。

铜柱孤悬烟瘴外,金章新拜玺书隆。

春回雾岭千家雨,剑倚炎方万谷风。

更筑睥睨天堑固,燕然勒石颂元功。

(0)

屠青浦朝天歌

少慕谪仙人,好为谪仙语。

扼揽安期生,杨眉阆风圃。

自从伛偻朝群真,使我结舌安敢论。

读罢琅函无一字,几曾丹灶有长春。

屠君自是神明宰,滚滚词源注东海。

夙世冰壶寸心旧,肯逐红尘万缘改。

讼庭无事薰风吹,劝耕课织春迟迟。

每逢藜饭欣然饱,便是蒲鞭肯浪施。

迩者阳侯肆其毒,走决天潢翻地轴。

祇输青浦不为灾,但睹苍生堪痛哭。

沙头祖席花斓斑,君今此去瞻龙颜。

我不道王乔飞舄叶县事,君莫及许由弃瓢颍水间。

但可亹亹民生艰,它时阴德称帝意,然后相从草大还。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