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女性视角表达,描绘了一位深陷世俗琐事的女子内心的苦闷与无奈。"双眉愁锁总难舒"形象地刻画了她眉头紧锁的愁容,难以舒展,反映出她内心的忧虑和压力。"日对菱花画不如"暗示她即使每日对着镜子打扮,也觉得不如从前自在,因为现实生活的不如意超越了外在的修饰。
"身作裙钗多俗累"进一步揭示了她的困境,作为女性,身负家庭和社会赋予的传统角色,如裙钗(古代女性的装饰品,象征着嫁为人妇的责任),这些都给她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使她无法全身心投入于读书学习。最后的"哪能容我读诗书"表达了她渴望摆脱俗务,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但现实中却难以实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代末年至现代初女性在社会角色与个人理想的冲突中所面临的矛盾与挣扎,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饮方东扬宅戏赠
记否春初,有约花时,迟我高斋。
正老梅开日,便思折柬,夭桃红处,只想衔杯。
讵意春残,俄惊夏至,不见青尊为客开。
言真忘,笑君非有意,仆自无猜。今朝侧帽还来。
恰自谢、臣贫似可哀。
谓医门少疾,药笼蛛网,青山谁买,画帧尘埋。
君纵堪怜,予偏渴甚,亟向当垆典妇钗。
閒窗外,剩绿阴都满,且坐莓苔。
塞翁吟
万木酣风处,空际暮色萧森。暗雨气,小楼阴。
听高下蝉吟。雷声忽送千山响,惊破众窍如喑。
看一霎、断云沈。卷舒本无心。清琴。
商歌歇,苔痕细数,香径渺、前游重寻。
任逐热、长安褦襶,自高卧、世觅羲皇,散发抽簪。
浓雰未解,望里悬知,犹郁疏襟。
斗百草.雨中芍药
恣意喧妍,片云浓处天无赖。
做雨成丝,弄花如水,几度斜飘密洒。
一枝枝、是酒后憨情,浴馀困态。
向碧玉栏边,妖娆侧倚,亸鬟低黛。
应恨繁华迟暮,生未逢春,九十韶光浑不在。
腮影香沾,泪痕珠浥,为怜伊、将离谶改。
休持赠、牢抱芳心风前耐。
晚晴外、约佳人、玉纤试采。